1944年9月17日,諾曼底登陸后的第11個星期日。
為了在圣誕節到來之前結束歐洲戰場,志得意滿的盟軍指揮高層,決心對德軍發動一場大膽攻勢,代號“市場—花園”行動。這次行動由空降部隊和地面裝甲部隊協同作戰,戰斗地點選在荷蘭境內的阿納姆市,那里有一座橫跨萊茵河的大橋。奪下該據點,盟軍就能跨越德國邊境最后的天然屏障,直插德國腹地。
17日上午10點整,盟軍近5000架戰斗機、轟炸機與2596架滑翔機,組成兩個巨大的空中隊列,以縱深150公里、橫貫4.8公里的驚人之勢,向荷蘭境內的德軍陣地壓去。二戰***的晝間空降突襲從這里正式開啟。德國士兵驚恐而又敬畏地注視著35000萬名盟軍士兵從天而降;渴盼解放的荷蘭平民向盟軍熱烈歡呼,他們確信勝利在望。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接下來將見證的,是盟軍在歐洲戰場上蒙受的一次空前慘痛的失敗。
《遙遠的橋》是描寫“市場—花園行動”的典范之作。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身患癌癥的情況下,堅持用3年時間尋訪1200多人,從浩瀚如海的日記、信件、報告中追尋流逝的歷史,補全了這場戲劇性戰役不為人知的細節。美軍**第82空降師第504傘兵團搶渡瓦爾河時的悲愴與堅毅,倉皇逃亡的阿納姆平民面對家鄉被炸成“巫婆的大鍋”時的悲觀與絕望,都從瑞恩的筆端緩緩流出,以冷靜克制的力量,再現了這場壯烈的光榮背后令人心碎的悲劇。
前言
“市場—花園”行動,1944 年9 月17—24 日
1944 年9 月17 日,星期日,上午10 點整,有史以來為單次軍事行動集結起來的規模最大的運兵機群,從英格蘭南部各地的機場起飛升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的第263 周里,盟軍最高統帥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將軍發動了“市場—花園”行動,這是二戰中極大膽且極具想象力的作戰行動之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場由空降部隊和地面部隊聯合發動的大膽攻勢,卻出自盟軍所有將領之中行事最為謹慎的一個人—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元帥。
“市場”行動(“市場—花園”行動的空降作戰階段)規模宏大—共有近5 000 架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以及超過2 500 架滑翔機參與其中。在那個星期日,準確地說是下午1 點30 分,整整一個盟軍空降集團軍,連同車輛和裝備,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晝間空降突襲中紛紛降落在德軍戰線后方。這次大膽的歷史性空降行動,劍指納粹占領下的荷蘭。
在地面上,英軍第2 集團軍的龐大坦克縱隊在荷蘭—比利時邊境嚴陣以待,這是參加“花園”行動的部隊。下午2 點35 分,炮火準備結束之后,坦克縱隊將在發射火箭彈的戰斗機群引導下,沿著一條空降兵已經奪取并保持暢通的戰略要道沖入荷蘭腹地。
蒙哥馬利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讓步兵和坦克全速穿越荷蘭東部,以此為跳板跨越萊茵河突入德國本土。他推斷“市場—花園”行動就是打倒“第三帝國”,并在1944 年內結束戰爭所需的雷霆一擊。
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
只要經歷過戰場,每個人都會對戰爭有著更為痛徹的思考,科尼利厄斯·瑞恩就是其中一位。
身為二戰時期杰出的戰地記者,瑞恩曾隨同美國陸軍第8、第9航空隊參與14次轟炸行動,親歷諾曼底登陸,跟隨巴頓將軍的第3集團軍挺進法國和德國,直至攻克柏林。在前線,瑞恩與成千上萬的親歷者密切接觸。不論是艾森豪威爾、巴頓、蒙哥馬利這些軍事天才,還是登陸諾曼底、參與市場-花園行動的年輕士兵,抑或納粹將領海因里希、淪陷區的柏林市民,都在他的筆下保留了當時歷史的真實記憶。《時代》周刊評論道,科尼利厄斯·瑞恩以近距離觀察戰爭的眼光,歷經鮮血和死亡的靈魂,完成了普通作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戰爭帶來的傷痛,曾經深深嵌入親歷者的生命,讓他們重拾那段記憶并不容易。從1956年起,瑞恩陸續奔赴德、法、蘇聯,耗時近20年尋找幸存者,在尋訪5000多位見證人之后,*終完成這部杰作“二戰史詩三部曲”。1959年《*長的一天》率先出版,立即在戰后國家引起震動,人們紛紛致信,感謝瑞恩讓他們頭一次知曉,自己的愛人、朋友、鄰居曾經在那個偉大的時刻經歷過什么。
科尼利厄斯·瑞恩先后被授予克里斯托弗獎、意大利班加雷拉文學獎以及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974年,他因癌癥病逝。美國新聞界以他的名字設立特別獎項,以此致敬這位“站在新聞與歷史寫作交叉路口的巨人”。
董旻杰
戰爭史研究者,曾任“知兵堂”執行總編,目前主要從事戰爭史翻譯、審校和編撰工作,著有研究阿登戰役的代表作品《沸騰的雪:阿登反擊戰》。
前言 i
第1 部 撤退 1
驚恐和無序似乎是德國人逃跑的特色。每種交通工具都被派上了用場。從比利時邊境向北到阿納姆,以及阿納姆以北的公路上,擠滿了卡車、公共汽車、指揮車、半履帶車、裝甲車、馬拉的農用大車,還有以木炭等燃料為動力的民用汽車。在雜亂無序的車隊里,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疲憊不堪、灰頭土臉、騎著匆匆征用的自行車的德軍士兵。
第2 部 計劃 89
“ 我的軍官們已經把這張荷蘭地圖和空降場牢記在心,我們做好了出擊準備。在諾曼底登陸之前,當我帶著自己的營去聽任務簡報時,大家都清楚我的那支戰備狀態正值巔峰的部隊有多少人。等到我在諾曼底把他們集合起來的時候,已經失去了一半人。我命令你們:要么把我們扔進荷蘭,要么把我們扔進地獄,但一定要把我們完整地扔進一個地方!
第3 部 進攻 161
這是有史以來構想最為宏大的空降行動。紅十字會工作者安杰拉·霍金斯可能對人們目睹龐大機群飛過時的反應做出了最好的總結。當一波又一波飛機像“成群結隊的歐椋鳥”一樣從天上飛過時,她透過列車的窗戶吃驚地朝上凝望著。她確信,“無論劍指何處,這次進攻都一定會結束戰爭”。
第4 部 圍困 273
“ 你們是否意識到我們在這里等了 4 個小時?”那名軍官激動起來,立即開始向沃迪簡要介紹情況!拔衣牭臅r候震驚了,”沃迪記得,“那是我們得到的第一個消息,即事情的進展并不像計劃的那么好。我們立即組織起來,當我四下張望的時候,我看見前面的整片天空都燒著了!
第5 部 “ 巫婆的大鍋” 459
“ 這場戰爭中最偉大的空降行動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了,……除了阿納姆之外,所有的目標都拿下了,但沒有攻占阿納姆,其他一切就毫無價值!塑娳A得了一個80 公里長的突出部—但從這個突出部哪里也去不了!
傷亡小記 575
作者致謝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