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六個單元:燕山絮語、廉政心語、真知灼見、生活感悟、潤物無聲、鑒江新語。主要內容包括:燕山絮語;弘揚扶提崇德文化 打造生態民俗園;弘揚扶提崇德精神 推動廉政文化建設;讓扶提崇德文化煥發新光彩等。
本書系沈從文作品三卷本精選集,是繼1983年四川人民社版五卷本《沈從文選集》后,四十年來最新沈從文選集版本,由沈從文后人特別授權,沈從文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文學院李揚編選并撰寫前言。上卷和中卷為小說,下卷為散文。沈從文是京派文學的重鎮,也是20世紀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家之一;他的散文更是別具一格,以詩意的筆觸書寫著現代人生命中的喜樂哀愁,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其韻味與神髓接續著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在讀者中影響深遠。沈從
本書收錄馬相伯、梁啟超、胡適、傅斯年、郁達夫、戴望舒、聞一多、傅雷、巴金、舒婷等現代作家的愛國詩文,洋溢著熱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不僅闡述愛國主義知識,同時足以激勵我中華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 本書以愛國主義為主旨,收錄20世紀中國著名學者和作家馬相伯、梁啟超、胡適、傅斯年、郁達夫、戴望舒、聞一多、傅雷、巴金、舒婷等人的相關散文和隨筆,其中許多作者身經外敵的侵略和羞辱,對民族危亡有刻骨銘心的痛感和認識,闡述愛國主義知識,抒發對祖國的認同、依戀和熱愛,字里行間感情深沉,足堪后來
如何從《補天》看群眾對先覺者的態度? 《奔月》中逢蒙射殺后羿,諷刺的是魯迅哪個學生? 《采薇》中,隱士從隱居開始,問題才真正暴露出來。 《鑄劍》宴之敖者的黑和《孤獨者》魏連殳的黑有何不同? 《起死》中為何可以“起死”,但不能“回生”? …… 本書以孔慶東教授多年來講授“魯迅小說研究”的課堂記錄為底本,將場場爆滿的孔慶東北大課堂向大眾敞開。 作者敏銳地對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作品,或逐句分析,或就某一作品的某一問題進行深刻解讀……補充了文本背后諸多有關魯迅的歷史,如魯迅學生高長虹和魯迅反目,顧
本書是一本文學作品集,作者主要抒寫泗洪土地上及泗洪周邊地區所發生的人和事。特別是對早陳河、西沙河治理成效和對老物件的懷舊,給人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喜悅新變化,謳歌了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大發展,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散文,收錄了散文《水清魚多翠鳥來》《西沙河流淌著幸福快樂》等;第二年部分為小說,收錄了小說《我的婚姻我做主》《險些青梅別竹馬》等;第三部分為詩歌,收錄了詩歌《過西沙河有感》《憶請客割麥子》等。書中多為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歌頌以及眷念。
本書為韶文化研究叢書之一,主要輯錄了由魏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有關韶州的文獻史料。這些資料主要選自地方志、時人文集以及各朝政書等。本書輯錄以年代為線索劃分章節,本書稿按照時間順序,輯錄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時期、明代、清代幾個時期內韶州名家的名文,其中既有五言、七言絕句,也有詞曲、碑文、墓志銘、人物傳記等,收納文章體裁廣泛、主題豐富,作者類別除了朝中官員外,還有文人墨客、婦女、和尚等社會各界人士。
本書內容即為2019--2020年麗水學院舉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征文大賽的成果之一, 本書共選取了其中的106篇優秀作品, 這些作品均以愛黨愛國、家國情懷等為主題, 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汪國真,當代詩人、書畫家。1982年畢業于暨南大學中文系。 1984年發表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我微笑著走向生活》。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國真熱。2015年4月26日汪國真去世,享年59歲。《汪國真詩文全集》是由汪國真胞妹汪玉華主編的圖書,分上下兩卷,搜集了汪國真這一生能找到的幾乎所有詩文歌詞等整理成集。本書是第一卷,包括三個部分:詩歌卷、古體詩詞卷、采訪點評卷。該套書對喜歡汪國真的讀者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和收藏的意義。
《中國當代文學選本》是中國言實出版社為“中國政府出版品國際營銷平臺”量身定做的文學板塊,是國內第一部向海外推介的季度文學選本。體裁包含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微小說、散文、詩歌和評論,其中長篇小說列有優秀作品選目。本選本的目的是及時地向海外讀者推介中國當代最新文學創作成果,促進中國文學和中國作家更好地走向世界。入選本書的文學作品,均為近期在國內報刊公開發表過,并且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一定影響的優秀作品。所選作品包括阿成、馬小淘、蔡東、張煒、邢慶杰、顧春芳、楊碧薇等著名作家、詩人的精彩之作。
本書以魯迅在北京城(1912年至1926年)的交游為研究對象,對魯迅在這一時空的交游做了系統研究。魯迅研究已然是一門顯學,但因為時代造成的學術思路的局限性,一些重要的命題依然缺少扎實的成果。本書從空間的角度切入魯迅研究,論述了北京空間的政治性和社會性對魯迅思想和創作的影響,通過爬梳史料,展現出魯迅在北京與不同個體或群體的交游,并將各種交游相互關聯起來,形成網絡結構,以期產生對魯迅的文學與思想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