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側重討論微波光子技術在時、空、頻及多維聯合處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結合系統應用討論這些方法的使用場景。作者長期致力于微波光子技術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中的應用研究,所承擔項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經專家鑒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本書的主要內容正是將這些研究成果總結凝練,期望能夠使讀者從系統應用的角度一窺微波光子技術的發展情況。本書主要論述在微波與光學這一交叉領域產生的科學問題,并涉及基于微波光子技術的信號傳輸與處理等應用基礎問題。
本書從錄音基礎開始,按照順序講解麥克風的選擇方法以及如何設置麥克風。如果你對目前的錄音工作感到苦惱的話,請務必先去閱讀第10章<不同情況下“這樣來錄音!”>,如果尚有不明白的地方,請再去閱讀前面的章節。在本書中,第1章、第2章記述了基本思路,第3章~第5章按照不同種類介紹了麥克風的具體使用方法。接下來,第6章~第8章介紹了不同場所的使用技巧。第9章介紹了不同場合下的錄音操作指南。想要進一步提高音質的話,請先閱讀作為基礎的第1章、第2章,想配合手頭的錄音設備進行實踐的話,請閱讀本書的第3章~第9章
本書選取物聯網工程應用中較為典型的RFID應用場景作為項目案例,將RFID技術、RFID系統、RFID通信協議、RFID系統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從事RFID技術相關崗位必備的知識點有機融入項目開發過程中,幫助讀者建立RFID技術應用的工程意識;引入開源電子原型平臺Arduino,完成RFID實驗,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增強讀者的感性認識,有助于讀者理解抽象性、理論性的問題。同時本書呈現形式多樣,支持讀者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本書共有5個專題,分為13個任務和5個實驗,主要內容包括RF
本書系統地論述信息論與糾錯編碼的基本理論。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信息的定義和度量,離散信源和連續信源的信息熵,信道和信道容量,平均失真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數,三個香農信息論的基本定理,若干種常見實用的無失真信源壓縮編碼的方法,以及信道糾錯編碼的基本內容和分析方法。本書深入淺出、概念清晰、系統性和可讀性強,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科研院所從事信息科學理論、技術、方法研究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重點論述了短波通信的基本原理、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闡述了短波通信鏈路開通過程中涉及的主要步驟和基本知識。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短波通信概述、短波傳播、短波數據傳輸技術、短波自適應通信技術、短波擴頻通信技術、短波通信網、短波通信鏈路設計以及新技術在短波通信中的應用等。本書內容按照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的思路編寫,邏輯清楚、簡明扼要。
本書旨在幫助初級階段的學生進一步學習網絡技術的常用協議和對應的配置方法。 本書的結構為先交換后路由。本書首先介紹交換網絡的基礎知識,然后介紹 VLAN 和 STP 這兩種網絡中常用的技術和協議,最后詳細介紹路由技術。路由是網絡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因此,本書還介紹了網絡中常用的協議,并展示了相應的配置命令和代碼。此外,本書根據新的 HCIA-Datacom 認證考試大綱,介紹了多協議標簽交(MPLS)和分段路由(SR)的相關內容。 本書不僅適合相關院校數通方向專業的學生使用,還適合備考華為認證的
本書以圖配文,通俗易懂地講解了長期不會過時的TCP技術。其中,第1章至第3章講解了TCP的基礎知識,詳細梳理了TCP的發展歷程,并以豐富的圖例展示了TCP數據傳輸的基本思路和過程;第4章至第6章著重介紹了TCP中極為重要的擁塞控制技術,通過圖表、公式和模擬實驗講解了TCP擁塞控制的運行機制和熱門算法(CUBIC、BBR等);第7章講解了TCP前沿的研究動向和今后的發展方向,涉及5G、物聯網、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內容。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詳細講解TCP原理后,還引
本書首先以時間為順序分析了網絡協議各個階段的代表性技術及發展概況,結合TCP/IP的設計原理和技術分析其設計原由及演變方向,從目前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協議角度,分別介紹了目前IP協議的發展方向以及各個方向維度的發展現狀和技術進展情況,以及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后從需求角度、技術能力發展和過渡演變趨勢3個角度,重點介紹了面向未來互聯網協議發展的方向和可能面對的問題。新的技術需求讓傳統IP協議體系在根邏輯上面臨重大挑戰,通過推動協議體系的泛在性演進,使網絡技術深度進入并統一支撐諸如非IP、標準IP或因
以離散變量的BB84和連續變量的GG02協議這兩個核心協議為線索,介紹了量子密鑰分發實際安全性和測評的發展歷史和研究現狀,同時,本書從信息論基礎出發,詳細闡述了量子密鑰分發實際安全性相關的基礎知識、分析方法和技巧。本書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介紹相關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量子物理基礎與QKD協議和安全性分析。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從離散變量QKD實際安全性、連續變量QKD實際安全性和QKD安全標準和測評三個方向介紹量子密鑰分發的實際安全性問題。
本書主要圍繞數字身份的價值意義、風險及治理展開。通過介紹數字身份的概念, 世界各國推進數字身份的戰略及實施情況, 以及在政府和公共服務部門的應用方法及相關案例, 來討論數字身份的風險與挑戰, 進而探究數字身份及相關數字經濟社會治理。本書在內容上強調相關理念及戰略的發展演進和關聯關系, 概括相關模式與方法的邏輯脈絡, 基于本書提出的價值觀、方法論構建數字身份應用及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治理體系, 并提出一套創新的數字身份治理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