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5G 核心網與安全關鍵技術相關內容。全書共9 章,第1 章從新架構、新技術、新終端、新應用四方面介紹了5G 演進方向,并總結了安全風險、提出安全需求;第2~6 章首先從標準化角度介紹了5G 網絡架構中的安全策略,然后進一步圍繞虛擬化安全、移動邊緣計算安全、5G 融合應用安全、5G 數據安全需求,探討5G 安全防護解決方案;第7 章介紹了美國、歐盟、英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5G 安全戰略發展特點,進一步對我國5G 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建議;第8 章基于國內已有的CNAS 測評
隨著以機器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無線通信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愈發緊密。智能通信系統將在6G網絡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全覆蓋、高速率、低延時的通信需求提供解決方案。本書聚焦智能通信研究領域,對無線通信網絡空口資源配置和信號處理的泛在智能設計技術進行介紹。全書共7章,內容包括現代無線通信系統與人工智能方法介紹、未來無線網絡資源的智能優化、多維無線信道的自信息表征與智能處理、MIMO收發機的智能學習、無線設備指紋的解耦表征學習與智能認證,以及無線邊緣網絡智能。第2~7章均包括了人工智能方法理論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向HTTP3遷移,這極大地提升了互聯網的數據傳輸效率與安全性。本書深入淺出地剖析了HTTP3的網絡傳輸層協議QUIC,是作者在多年實踐中總結的智慧結晶。本書不僅可以幫助讀者精準判斷QUIC技術的適用場景,還能在問題出現時,迅速幫助讀者分析原因并找到解決方案。
本書首先全面分析了網絡測量的研究背景和意義,并梳理了該領域的演進歷程和研究現狀。隨后針對網絡測量在靈活性、有效性和穩健性等方面日益突出的關鍵需求,逐一系統性地設計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理論分析和性能評測。最后介紹了網絡測量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對建立智能普適的網絡測量框架進行展望。
本書以互聯網設計原理為指南,詳細分析互聯網協議第四版(IPv4)和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數據報頭結構和尋址原理,系統介紹新一代過渡技術中的協議翻譯和地址映射的技術思路和適用于不同場景的IPv6過渡技術實現方案。 本書是作者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進行IPv6過渡技術研究時對產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系統化總結。這些成果已成為國際互聯網標準化組織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的RFC標準。
當前,網絡空間技術與當代社會運行體系深度融合,對國家安全治理運行機制構成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成為國家安全話語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全球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研究2021-2022》擬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第一篇 全球網絡空間安全發展”“第二篇 主要國家和地區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第三篇 網絡空間安全治理領域重要進展”“第四篇 2021-2022年網絡空間安全大事記”以及“附錄”組成。從國別角度,本書重點研究美國、歐盟、俄羅斯、印澳、亞非拉的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問題。從熱點議題角度,本書
本書面向思科/銳捷設備,以一個真實的企業網搭建項目貫穿全書,共分四篇。第一篇為教學項目準備,通過引入教學項目,引導學生了解課程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第二篇為教學項目實施,緊緊圍繞引入的教學項目,按照一般網絡項目實施的工作流程,從企業總部內網搭建,到企業內外網路由連通,再到企業網絡安全控制,直至無線網絡配置四大步,分成11個項目,分別為登錄與管理交換機、實現VLAN間通信、防止二層環路、內外網連接、添加靜態路由、配置動態路由、接入廣域網、控制子網間的訪問、轉換網絡地址、建立安全隧道、無線局域網搭
全書分為8章,第1-5章基于TCP/IP四層模型,對每層網絡協議的理論要點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全面地介紹了每種協議的流量分析操作技巧。第6章介紹了網絡安全黑客攻擊流量的分析要點與操作技巧,第7、8章列舉了通過流量分析視角解決網絡疑難故障、網絡攻擊事件的案例,包含一些另辟蹊徑的解決問題的技術和技巧。本書的特點是概念準確、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既重視基礎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又緊密地聯系了當前一些前沿網絡防護知識,并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
本書首先給出了IPv6的概念及技術演進歷程,介紹了我國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的重要政策文件。接下來的章節介紹了IPv6協議及技術特點,明確了我國IPv6演進的過程中正處于IPv4和IPv6共存的過渡階段,分析了過渡階段的主要技術、適用場景和選擇模式。隨后根據《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的要求和目標,對運營商、中央企業和政府部門如何推進IPv6的規模部署及演進提供了詳細的解決方案,從技術原理、實施步驟、演進策略和重點環節等多維度進行分析,對于實際的IP
網絡協議配置及網絡組建直接關系到讀者的計算機網絡核心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構建。本書以校園網的規劃與組建為背景,通過基于eNSP的軟件環境配置與管理、基于交換機的簡單局域網構建、虛擬局域網的配置及管理、基于交換機的校園網構建、基于路由器的校園網構建、基于DHCP的IP地址配置與管理六個項目,全面培養讀者的計算機網絡核心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每個項目均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出發,并自成體系,任何一個項目的實踐,均可以培養讀者在企業特定崗位的網絡實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