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國內5G網絡的領軍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5G網絡建設應用過程中的經驗積累,深入分析了5G網絡在行業應用過程中所面臨的安全風險,并給出了針對性的防護思路,目的是能夠更好地指導運營商、toB行業用戶能夠安全地建設和使用5G網絡。為了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本書前4章主要介紹5G網絡中所涉及的基礎知識;第5至9章分別介紹了5G接入網、傳輸網和核心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及防護思路,其中也會考慮到5G所應用到的虛擬化技術的安全及5G下沉到企業園區所涉及的邊緣計算安全;第10至13章主要側重5G網絡應用
在當今幾乎透明的數字世界中,密碼學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書首先介紹了密碼學的數學基礎和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為后面深入介紹密碼學內容打下基礎。然后根據密碼學的發展,循序漸進地介紹了古典私鑰密碼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模式以及安全加密的理論邊界,現代私鑰密碼體制(如DES、AES、Pohlig-Hellman指數密碼等)的工作模式,公鑰密碼體制(如RSA、Rabin、El-Gamal密碼體制等)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模式,以及利用公鑰密碼體制生成消息摘要和數字簽名的技術。*后補充了有關密碼學問題中
本書主要介紹了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見方法和應用案例,并且融入了近年來數字圖像處理領域的重要進展。全書共11章,包括緒論、數字圖像處理基礎、圖像增強、圖像復原、彩色圖像處理、圖像壓縮、圖像形態學及其應用、圖像分割、圖像特征提取、圖像識別、圖像處理的綜合應用實例分析。本書注重理論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在講解理論的同時配以大量的行業應用案例。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專業本科高年級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
《干涉偏振成像技術》在介紹偏振探測的原理、各種偏振探測技術發展歷程的基礎上,著重介紹了薩瓦板型、馬赫-曾德爾型、Sagnac 型、偏振光柵型干涉偏振成像的工作原理、系統結構、波段拓展、解調方法、圖像融合等工作,以及干涉光譜偏振成像技術及其光譜分辨率調諧。內容既包括了現有方法的簡單介紹和分析,又有作者研究提出的新構型、新方案等研究工作,全面反映了干涉偏振成像的關鍵技術及發展狀況,期望為干涉偏振成像的發展和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本書是《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5版)配套的學習輔導與習題解答。本書針對主教材所講述的八章內容,對每章都編寫了教學基本要求學學知識點歸納習題解答以及精選試題四部分。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學知識點歸納不但對任課教師有參考價值,而且對學生學習本課程也有指導作用。習題解答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精選試題按章精選了2000年以后全國二十多所重點大學信號與系統課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近500道,并給出了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和電氣類各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學習信
時間敏感網絡技術及發展趨勢 介紹了時間敏感網絡技術的發展背景、標準化研究現狀、基本原理、關鍵技術體系和新發展趨勢。介紹了網絡協議基礎、局域網、以太網及當前主流工業網絡技術基礎,并在此基礎上重點闡述和分析了時間敏感網絡的標準進程及協議體系,從時間同步、調度整形、可靠性保障機制、網絡管理與配置機制角度深入闡述了時間敏感網絡技術的關鍵基礎協議及其主要機制流程,并結合工業無線化需求,介紹了時間敏感網絡與5G系統的協同傳輸關鍵技術和應用場景,旨在為讀者提供有關時間敏感網絡技術的系統性參考資料。 本
內 容 提 要 本書將理論知識、工程技術和工程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介紹了數字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的方方面面,包括圖像的點運算、幾何變換、空域和頻域濾波、小波變換、圖像復原、形態學處理、圖像分割以及圖像特征提取等。另外,本書還對機器視覺進行了前導性的探究,重點介紹了兩種目前在工程技術領域非常流行的分類技術—人工神經網絡(ANN)和支持向量機(SVM)。 本書結構緊湊,內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適合計算機、通信和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工作在圖像處理與識別領域一線的廣大工程技
本書共8章,按照電話通信網中交換技術的演進和發展,由淺入深地介紹各種交換技術的原理及實踐項目。第1~4章主要介紹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電信網及信令系統,包括什么是程控數字交換機、電信網中的多種交換單元及交換網絡、電信網規程、中國1號信令和國際No.7信令系統等;第5章介紹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與ATM交換;第6章介紹軟交換技術;第7章介紹IP多媒體子系統技術;第8章介紹移動交換技術。根據內容安排,第2、3、4、6章后的附錄部分為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現代交換技術實驗項目。 本書內容翔實、通俗易懂,可作為
本書主要介紹數字圖像處理基礎知識與基于OpenCV和C 的圖像編程技術的相關內容,旨在幫助讀者盡快掌握數字圖像理論知識和編程技術。 本書第1章主要介紹OpenCV基礎;第2章主要介紹圖像預處理;第3章主要介紹圖像分割和數學形態學;第4章主要介紹特征提取與匹配;第5章主要介紹模板匹配與輪廓繪制;第6章主要介紹視頻錄制與目標追蹤;第7章主要介紹三維重建;第8章主要介紹距離測量與角點檢測;第9章主要介紹圖像識別應用,涉及文字識別、二維碼識別、人臉識別和車牌識別等內容;第10章主要介
本書旨在提高信息通信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和相關人員管理能力,內容上強調系統性、操作性、維護性和實際應用性。全書共八章,首先概述了通信網構成、通信工程分類、配套設施和工程標準規范體系;然后以工程建設流程與管理為主線,對信息通信工程的建設流程、工程設計、建設技術要求、工程監理、定額與造價、驗收與交付、標準及規范等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本書可作為信息通信工程建設與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從事信息通信工程建設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