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國家密碼管理局和中國密碼學會的指導下,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的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密碼學課程知識領域的要求,系統地講述了密碼學的基本內容。本書系統講述了密碼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密碼算法,基本涵蓋了密碼學各方面內容。全書共15章:第1章和第2章主要講述了密碼學的發展歷史、密碼學的基本概念和古典密碼,第3章和第4章講述了分組密碼,第5章和第6章講述了序列密碼,第7~9章講述了公鑰密碼,第10章以格理論密碼為例講述了后量子密碼,第11章和第12章講述了
本書是《網絡設備配置與調試項目實訓》(第3版)的修訂本。每個模塊以“問題提出”引出教學主題,以“相關知識”講述教學內容,以“技能訓練”提出能力訓練標準。全書共8個訓練項目23個訓練模塊,其中,工程項目基礎介紹計算機網絡相關基礎知識;設備到貨驗收與初始配置介紹交換機與路由器外形結構、基本配置等;構建小型局域網介紹交換機工作原理、VLAN技術及802.1Q標準等;局域網冗余策略介紹STP、RSTP及端口聚合技術等;構建中型局域網介紹靜態路由、RIP及OSPF動態路由協議等;構建廣域網介紹PPP協議配
本書系統地討論了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算法和設計。全書共9章,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離散時間信號(序列)與系統的時域、頻域的分析,包括第1、2章的內容;第二部分介紹離散傅里葉變換及其快速算法,包括第3、4章的內容;第三部分介紹IIR及FIR數字濾波器的理論、結構與設計,包括第5~7章的內容;第四部分介紹多抽樣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礎理論以及數字濾波器實現中的有限字長效應,包括第8、9章的內容。 本書可作為大學本專科院校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電氣類等專業的
本書重點介紹由香農理論發展而來的信息論的基本理論以及編碼的理論和實現原理。全書分8章,在介紹了有關信息度量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信息熵、信道容量、率失真函數,以及無失真信源編碼、限失真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和密碼學中的理論知識及其實現原理,還簡單介紹了網絡信息理論。本書注重概念,采用通俗的文字,聯系目前實際通信系統,用較多的例題和圖不闡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實現原理,盡量減少繁雜的公式定理證明。在各章的最后還附有內容小結和大量習題,書后附有部分習題答案,便于讀者學習,加深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此外,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