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推行政府和民間合作伙伴關系的“后發國家”,德國民間部門的發展路徑與英美存在較大差異,它既能與政府確立相對密切的關系,又能保持自身獨立性,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德國政府擁有悠久的地方自治傳統,常以實現和諧有效的社會治理而著稱于世,較為成功地引進并推廣PPP發展模式即為其中的標志之一。PPP在德國的推行并非暢通無阻,自始至終伴隨著諸多方面的批評和質疑。盡管中德兩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有本質不同,但在政府與民間合作領域存在頗多相似之處。本書系統性地從歷史角度全景式地總結分析德國的理論探
《中東歐國家發展報告(2022)》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與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組織力量編寫,以中東歐16國為主要關注對象的又一本年度發展報告,是《中東歐藍皮書》系列的第5部。報告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2021年中東歐地區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發展狀況,同時重點關注該地區在此期間發生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力求為國內各行業讀者提供一份系統全面、客觀準確的綜合報告,以滿足中國與中東歐地區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發展合作
本年度《俄羅斯發展報告(2023)》仍由總報告、分報告、政治、經濟、外交、中俄關系六部分組成,共有24篇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論述和分析了2022年俄羅斯各方面的概況,尤其是熱點和焦點問題以及其面臨的重大挑戰。本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主編,俄東所研究人員及這一領域的專家分篇撰寫。所有作者不僅對俄羅斯的情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對我國的外交政策和立場有明晰的領悟。書中不僅對俄羅斯2022年發生的重要事件做了詳細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對俄羅斯的未來走向做出可信賴
本書內容講述: 英國議會監察專員制度建立于1967年, 迄今已有50多年歷史。雖然它在公民申訴、救濟和監察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仍有明顯的局限。由于它存在種種弊端, 效果不太理想, 從而導致國外學者對其關注不夠, 國內學者譯介多于研究。然而, 它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對于我國申訴、救濟和監察等制度有著借鑒意義,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議會監察專員制度的建立緣起于不良行政案件克里切爾高地事件。
本書收錄了2021年國內外30余位專家學者關于歐洲地區,特別是中東歐地區形勢,以及中歐關系、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研究論文。本書的研究內容都是學界、政策界2021年度對歐洲以及中東歐地區較為關注的議題,所收錄文章對中東歐地區形勢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關系歷程、現狀及問題挑戰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同時,本書將歐洲戰略政策以及中歐關系作為重要研究題目,希望讀者對歐洲戰略政策以及中歐關系的主要情況有所了解,通過歐洲與中東歐不同層面的研究,對中歐關系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威廉·白拉克(Wilhelm Bracke,18421880)是德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本書著重介紹白拉克從拉薩爾分子到馬克思主義者的發展過程,對我們了解這位德國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短暫但光輝的一生,研究 19世紀德國工人運動史,以及德國社會民主工黨創立和發展的歷史,無疑會有一定的幫助。
本書系統匯集了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的年度研究動態、科研成果、學術活動、基本數據等。其宗旨是全面、客觀地展示本學科成果,促進中國與對象國的思想交流與合作。該卷共設置5個欄目,即學科綜述、年度論文推薦、學術活動、數據統計和大事記。其中,學科綜述欄目對70年來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做整體回顧和總結,以及2021年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各學科的研究情況進行敘述;年度論文推薦、學術活動欄目對重點論文和活動進行說明和解釋。
本書主體內容包含四部分:檔案文獻及史料綜述,介紹中國和美國關于該主題的檔案館藏情況;民族心理學分析,從民族、性別、年齡等角度出發,論述俄僑的身份認同特征;介紹在20世紀上半葉美國移民法日趨嚴格的背景下,美國俄僑對中國俄僑的援助;自華赴美的俄國僑民的履歷生平。
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西歐各國社會民主黨在西歐各國政壇的影響力雖然有起伏,但仍然是西歐社會的主流政黨。本書認為,社會民主主義在目前的西歐各國之所以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因為作為一種社會改良主義,它對緩解兩極分化、改善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條件起到了一定的積極的作用,因為沒有觸及資產階級的統治根基,在客觀上也有利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持續運轉,所以社會民主主義的一些政策主張和改革也能夠被西歐資產階級接受。面對20世紀末以來全球化浪潮的嚴重挑戰,西歐各國社會民主黨不得不進行一系列政策調整和改革。但社會
本書是對1660—1860年英國社會道德問題的專題研究,分析了這些社會道德問題的表現及其成因,闡釋了英國社會組織和政府對這些社會道德問題的認識與對策、采取的行動及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