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在本書中,作者以其特有的清晰而優雅的文風,帶領讀者從孔子和蘇格拉底的軸心時代開始,經由中世紀,一路走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到密爾、尼采、薩特,最后來到今天的哲學圖景面前。另外,他也沒有忽視印度、中國和波斯-阿拉伯世界的偉大哲學傳統,對其做了簡明而公正的比較研究。通過敘述眾多著名哲學家,以及許多雖然不那么出名但也對思想史做出了卓著貢獻的作者的生平著述,本書涵蓋了知識論、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邏輯學、心靈哲學、語言哲學、政治哲學等多個哲學的一般領域,以及在這些領域中古往今來的論爭史。是一部既
《時間與敘事》是《活的隱喻》的姊妹篇,它們被學界看作一個整體。兩部著作所產生的影響來源于同一種語義革新的核心現象。就隱喻而言,語義革新在于一種新的恰當語義通過一種不恰當的意義賦予產生:“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本蛿⑹露裕Z義更新在于創造另外一種綜合工作,即創造一種情節:目的、原因、機遇以情節的方式被融合進一個完整行動的時間統一體中。正是這種異質綜合類似于隱喻。亞里士多德說“好的隱喻便是理解相似性”。因此無論是隱喻的問題,還是情節的問題,解釋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亞里士多德認為情節是行動的
本書是根據福斯特在哈貝馬斯指導下寫就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在本書中,福斯特提出了幾個問題:當神性的或者自然的法則失效的時候,正義的規范的權威建立在哪里呢?如果“正義女神”身處一個完全不同的政治社會中——她如何喚起共同而普遍的道德觀念呢?由此出發,福斯特認為不考慮單個的人格而去追尋一種普遍的正義,以及去追求一種同具體的人的經驗相分離的理性,隱含著某種危險。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福斯特對關于“正義”概念所提出的不同語境進行了探討,他認為對“正義的諸語境”的區分,有助于闡明這些規范性條件,只有
本書是本書是福斯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福斯特另一本書《正義的語境》的進一步延伸與補充。在本書中福斯特討論了在社會政治情境中的各個方面,甚至超越國界,正義最終涉及一個規范性核心:人的基本辯護權利。福斯特認為,自古以來,哲學以多種方式給人下定義,從人是理性的動物,到人是有限且有缺陷的存在者,這些定義都在凸顯人是作為辯護性動物這一形象,因此,如果想理解人的實踐,我們就必須把他們設想成與各種辯護緊密相連的實踐。無論我們想什么或做什么,我們把理由的要求置于自身(和他人),不管這種要求是明確提出的,還
本書是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一本經典之作,是20世紀法國著名思想家米歇爾·?碌乃枷胧分餍越涷炇返牡谝痪。它擴展了?略凇吨R考古學》和《規訓與懲罰》的研究。在本書中,米歇爾·福柯將他的分析集中在我們稱之為“性”的現象上。這項研究工作的核心不是為了“解放”性而把自己置于對性的“壓抑”之下,而是為了說明性生活如何引發了一種系統化的欲望,即了解關于性的一切,這種欲望被系統化為一種 “性科學”,反過來,它又為社會對性的管理鋪平了道路。?聦κ耸兰o以來,尤其是十九世紀西方關于性的話語(色情文學、懺悔實踐
本書是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一本經典之作,是20世紀法國著名思想家米歇爾·?碌乃枷胧分餍越涷炇返牡谌怼T诒緯,米歇爾·?聦ξ鞣缴鐣男詥栴}進行了廣受贊譽的考察。?聨覀冞M入了西方時代的前兩個世紀,進入了羅馬的黃金時代,揭示了與古典希臘性快感觀微妙但決定性的決裂。他巧妙地探索了那個時代哲學家(普魯塔克、愛比克泰德、馬可·奧勒留、塞內卡)和醫生之間道德反思的文獻材料,揭示了人們對快感越來越不信任,對性活動及其后果越來越焦慮。?率且晃痪哂鞋F代關懷意識的思想家,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推斷出我們現代生
《本真性的行話》是阿多諾批判二十世紀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即存在主義思潮的著作。本書從語言批判開始,但卻是嚴格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批判。本書的主題延續阿多諾的教師資格論文對克爾凱郭爾的分析,其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布伯、雅思貝斯和海德格爾。阿多諾分析了存在主義者圈子內的一種極端“內向性”的用語,表明其所指是直接地就是“虛無”,而這就導致了一種極端主觀化的內在經驗,喪失了所有的客觀性和創造性的主體活動。阿多諾認為,這種向內心世界的退縮,盡管也可以被視為對物化的外在世界的反抗,但是這種反抗是虛弱的,最終只是對外界
本書批判了作為傳統人本主義理論基石的啟蒙精神,進而批判社會的現代性。
本書是桑塔格*著名的批評文集之一,收錄了作家1972至1980年間發表的最重要的批評文字,凡7篇。作家在書中懷念古德曼,談論阿爾托的“殘酷戲劇”,分析卡內蒂的宗教性,論述巴特的審美意識,品味本雅明的惆悵詩意,縱論里芬斯塔爾和西貝爾貝格的電影。
文集標題(書名)取自書中一個同名篇目,源自星相學,照該篇傳主本雅明的說法,土星是“一顆充滿迂回曲折、耽擱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氣質”來描述以本雅明為代表的這類思想家的精神風貌。除本雅明外,本文集還深入評論阿爾托、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