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電力系統穩定性基礎研究體系,提供了研究電力系統穩定性的普適方法。首先梳理電力系統穩定問題的歷史發展脈絡,明確電力系統穩定性相關術語的定義,總結電力系統穩定性研究體系和研究路徑。然后介紹電力系統穩定性研究路徑的基礎環節,包括電力系統功率特性、電力系統動態特性以及動態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電力系統在靜態、暫態和振蕩過程中涉及的穩定機理、穩定特性以及各類穩定分析方法和穩定分析判據。最后介紹電力系統穩定性的提升方法,包括電力系統靜態穩定、暫態穩定和振蕩穩定的控制機理及其所對應的規劃和
本書共7章,內容包括:智能傳感器與電子測量技術概述、測量誤差基本理論、智能儀器簡介、傳感器接口與信號處理電路、無線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無線傳感器網絡軟件設計、智能傳感器與電子測量技術新進展。本書在選材上具有系統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特點。為便于讀者學習和理解,每章均附有本章的小結、思考題與習題,并且,隨書附電子課件、習題參考答案,視頻講解,重點詞匯、定義和原理給出了英文注釋。本書可供從事電子技術工作的科技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本科、專科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作為低年級研究生
本書講述鉛炭電池的基礎知識、性能參數、碳材料及作用原理,并詳細講述了鉛炭電池的制造工藝、集成技術,以及在儲能電站中的應用案例。
本書聚焦于未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場景下電力系統的發展路徑及其關鍵技術,內容包括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網形態演變、含高比例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優化控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理論與方法等內容,全面介紹了未來電力系統發展路徑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電網運行相關特性分析與研究類文章; 第二部分為電網領域相關新設備和新技術的設計與研制類文章; 第三部分為電網日常運行中存在的隱患診斷與故障分析類文章; 第四部分為電網運維監測、檢測與試驗類文章; 第五部分為提高電網管理效率而開展的管理與應用類文章。
本書在介紹傳統高電壓技術基本理論、基本試驗和應用技術的基礎上,加入了中高電壓前沿技術、中壓岸電技術等相關領域的應用。全書共11章,第1章為氣體的絕緣特性與介質的電氣強度;第2章為固體的絕緣特性與介質的電氣強度;第3章為液體的絕緣特性與介質的電氣強度;第4章為絕緣的預防性試驗;第5章為絕緣的高電壓試驗;第6章為電氣絕緣在線檢測;第7章為輸電線路和繞組中的波過程;第8章為雷電放電及防雷保護裝置;第9章為內部過電壓與絕緣配合;第10章為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的前沿應用;第11章為中壓岸電技術概述。本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安健環方針、理念和機制, 安健環基本要素、原則和規律, 抓“三基”促安全標準化建設, 安健環基礎建設安健環基層建設, 安健環基本技能建設,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設,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監督機制建設, 生態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建設, 本書針對垃圾發電企業的安健環管理需求, 詳細介紹了垃圾發電企業的安健環體系建設內容。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應用開發經驗,以西門子S7-1200/1500 PLC 的應用為主線,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結合實例全面介紹了西門子S7-1200/1500 PLC 的硬件、編程語言、編程軟件的使用、用戶程序結構、程序設計方法、通信等知識。書中綜合傳感器、變頻器、伺服、步進、觸摸屏、組態的應用,通過圖例和編程實例,詳細介紹了西門子S7-1200/1500 PLC 及博途軟件編程與綜合應用的方法、技巧,便于讀者全面學習和快速掌握西門子S7-1200/1500 PLC 的編程與
《電力工程管理與智能變電站設計》主要介紹了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現狀、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模式分析、電力公司工程項目管理系統需求分析、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設計、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的關鍵技術分析、智能變電站系統設計、電力公司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的實現等內容。本研究有助于推動能源轉型和智能化發展,優化能源供應鏈和電力市場運營,促進電力行業的創新和競爭力。
本書針對永磁同步電機的電磁振動問題:深入分析了不同電磁結構的永磁同步電機電磁力波產生的機理,并對電磁力波的特征進行了總結;闡述了永磁同步電機的極槽配合與繞組結構對電磁振動的影響;針對永磁同步電機的電磁振動提出了對應的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