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研究的學術意義類似一種知識考古學,可借此洞察和預測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過去、現狀以及未來的可能走向;但就其現實意義而言,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代先賢的思維方式,有助于我們反思既往人文化成的歷史遺教,有助于我們克服只知今而不知昔所形成的狹隘觀念,同時也有助于我們在保持與歷史聯系的同時,利用古代文學、藝術和哲學來豐富現代人過于散文化和平面化的生活。本書收錄的內容主要是與古希臘美學、藝術批評和現代美學、藝術教育相關的論文,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 古典批評與希臘傳統”,第二輯“ 現代美學與藝術
本書選取20世紀以來在國際美學界有重要影響的意大利學者的文章,將其結集成書,旨在向國內學者介紹意大利美學研究的卓越成果,為國內的美學研究開闊視野、提供借鑒。
意大利這座美學重鎮,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哲學家、美學家。他們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哲學家艾柯,又有很多活躍在當今美學界的意大利學者。他們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出發,闡發對美學的種種真知灼見德勒茲研究、社會本體論、音樂本體論、藝術哲學、視覺藝術、語言哲學、文學哲學、意象理論、分析和大陸美學、詮釋學和德國唯心主義、即興美學、政治哲學、概
本書為美學領域學術研究論文集,聚焦美學原理的世界性比較,具體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以資料呈現為主,呈現中國以及英、法、德、俄等各國美學原理著作,包括結構梳理、內容簡介、特點分析。第二,對上述重要美學著作進行理論剖析和評論,突顯其中的思想性特點。第三,從比較學的角度,以理論分析為主,一方面對各國重要美學原理相關著作進行比較,從比較中透視各自的特點,闡發世界各文化中具體而豐富的美學思想;另一方面作總體性觀察,進行多角度的總論,在差異中發現跨文化的對話和交流。
《感性學的重構當代德國美學研究》是國內外第一本系統研究當代德國美學并原創性探討當代感性學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當代德國美學前沿理論的成果。作者旨在回歸美學的原初涵義 感性學(Aesthetics),在美學理論發展的基礎上,應對形而上學危機與新藝術形式對傳統美學的挑戰,重構當代新感性學。《感性學的重構當代德國美學研究》分為理論和問題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種新美學流派顯現美學、氣氛美學、自然美學、力的美學和裝置美學,揭示出它們所提供的全新審美視域。以這些前沿理論為基礎,第二部分
《今日世界文學》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World Literature Today期刊合作主辦,以當代世界文學為主要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集刊。中英雙語,一年兩期出版。《今日世界文學》上的文章與創作強調全球化與世界視野,旨在推動跨區域、跨語言、跨媒介、跨學科的文學研究,兼顧理論批判與案例分析,關注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聯系,反思中國文學在世界格局中的價值意義。
本輯為《今日世界文學(第8輯)》主要包括心靈的反諷:諾瓦利斯詩學接受史、讓文
審美趣味是美學領域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對于審美趣味相關話題的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不僅在學術史中占據較為重要的位置,而且具有思想史意義。在西方美學理論體系中,審美趣味是從味覺延伸出的一種審美鑒賞力和判斷力,在中國美學語境中又可以理解為一種品位、品格,一種審美的主觀傾向性和個人審美素養。本書研究的是從審美趣味出發闡釋歷史和當下的文化現象和問題,即聯系政治來研究文化現象,聯系意識形態來解讀理論,審美趣味的權力性話題研究可以切中當下社會文化種種現象和問題的根源,不僅具有理論建構的意義,也
本書為美學領域學術研究論文集,聚焦美學原理的世界性比較,具體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以資料呈現為主,呈現中國以及英、法、德、俄等各國美學原理著作,包括結構梳理、內容簡介、特點分析。第二,對上述重要美學著作進行理論剖析和評論,突顯其中的思想性特點。第三,從比較學的角度,以理論分析為主,一方面對各國重要美學原理相關著作進行比較,從比較中透視各自的特點,闡發世界各文化中具體而豐富的美學思想;另一方面作總體性觀察,進行多角度的總論,在差異中發現跨文化的對話和交流。所選論文均站在當今時代和中國立場上進行
本書是生命美學的成熟體系的展現,也是生命美學的完成形態。在生命美學看來美學研究的出發點是:“人類為什么需要審美活動”或者“審美活動如何可能”,其實,也就是“在審美活動中人的生命存在如何可能”,所謂“我審美故我在”!懊啦皇侨f能的,但是沒有美卻又是萬萬不能的”。審美活動是人類的自由快感、自由愉悅,這是一種沒有任何現實功利性的特殊“快樂”,也是人類之為人類的一個傳奇。這本書,就是對于這樣一個“傳奇”的回答。
本書以馬凱審美人類學著作的譯讀為基礎,從學科論、審美經驗論、審美交流論等幾個方面對其審美人類學思想作全面系統的闡釋和研究,并結合中國的田野視察和學術發展實踐,探討其對于建設中國特色審美人類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的借鑒價值。審美人類學是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西方的一門美學和人類學的交叉學科,比利時裔人類學家雅克·馬凱被認為是這個學科的開創者,對審美人類學的研究有著卓越的貢獻。本書以雅克·馬凱審美人類學著作的譯讀為基礎,從學科論、審美經驗論、審美交流論、審美機制論等
宗白華是中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
本書收入宗白華談美學和中西藝術的代表作品33篇,包括《美學的散步》《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中西畫法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等。內容涵蓋書法、繪畫、雕塑、建筑、園林、戲劇、音樂、舞蹈、詩歌等藝術門類,論述融貫中西,尤側重如何欣賞藝術,如何建立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將日常生活藝術化、審美化。
本書甄選中西名家書法、繪畫、雕塑、文物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