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父親身份是不確定的”這一觀念似乎是自然的永恒規律。未知的父親為莎士比亞和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家提供了情節,也是繼承和撫養兒童的爭議的核心問題。然而,20世紀20年代的新科學發展徹底解決了父親身份這一謎團。但這也存在較大風險:父親身份一直是一種公開關系,更是一種私密關系。它所傳遞的不僅是遺產與合法性,還是一個名字、一種國籍和一個身份。血型、指紋、面部分析等新科學方法的出現,使父親身份這一難題得以明朗化。突然之間,建立家庭關系、揭露通奸行為、找出出軌的父親、解決抱錯嬰兒的問題
本書稿是對《前進報》和《工人之路報》兩份報紙的資料整理與分類。 第一,《前進報》(Вперед)是1925年12月18日至1926年5月28日,在蘇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主辦者為旅俄華僑協會籌備委員會,讀者也為19世紀末始移居俄國的華僑或赴俄華工。 本部分書稿的主要內容:主編者撰寫“導論”:1、介紹該刊出版經過及其影響。2、就《前進報》和同時期的中國、蘇聯、世界的重大問題做出評議。3、評介20世紀20-40年代蘇聯的中文報紙與刊物出版發行情況。 第二,《工人之路報》誕生于中共一大召開之后,先后
本書聚焦于維多利亞晚期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文學史實,以法國自然主義作家作品在英國傳播的批評論爭及其互動機制為研究對象,主要運用發生學、傳播學、接受美學等理論,在探討自然主義“世界性”的基礎上,系統地對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歷程經脈、形態特征、阻遏緣由、效應意義、歷史演進進行了多維考察和深入探究,勾勒出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立體景象。本書對系統地認知和把握維多利亞晚期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歷程經脈、形態特征、效應意義及其文學史書寫等可以提供有益的參照,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是一部討論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自然文學與科學寫作的著作,討論主題圍繞該時期的自然文學、經典童話與博物學運動而展開,作者為法國圖盧茲大學英語系教授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瑪斯。 妖精如縮小版的人類,它們的無力蘊含著維多利亞人對自身的憐憫。而自憐是認清事實后的情緒釋放,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接受環境在不斷改變這個殘酷的現實。維多利亞時代的妖精褪下了浪漫主義的浮華外衣,給自然的新內涵當起了代言人,借此擺脫了原本日漸式微的境地,重新煥發出生機。它們幫助科學家拓展現實的極限,打破
這是一本世界史相關主題的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在這本書里,作者將從古至今的人類社會分為覓食者社會、農業社會和化石燃料社會,并分別講解為了生存、繁衍以及群體的持續繁榮,不同社會形態中的人類各有怎樣的價值觀,并論述這些價值觀與當下社會的價值觀有哪些差異。作者認為,價值觀的差異與生活其中的人們獲取能量的方式密切相關,也即“先填飽肚子,再發展精神”。這本書結合了考古學、生物學、地理學等領域的知識,將物質力量如何影響人類的“文化和價值觀”這一宏大議題進行了鞭辟入里的論述。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
這本書是世界史圖書,作者主要審視了戰爭在幾萬年的歷史跨度中,對人類社會的作用。作者認為,戰爭是人類最大的夢魘,帶來了殺戮和血腥,而從長期視角看,族群的斗爭促使群體的合并,逐漸塑造為更大的國家,相對而言,促使戰爭更少,人類變得更安全、更富庶。這本書涵蓋了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進化生物學,以及科技和軍事知識,講述了令人毛骨悚然卻又引人入勝的戰爭故事,歷數從海盜到機器人誕生的15000年的爭斗和暴力,從原始社會到古代文明,再到現代國家。這本書對15000年人類戰爭史的研究更表明,接
本卷是《話說世界》第17卷。記錄了二戰是人類的浩劫,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幾乎全 世界的國家都參與其中。 附:《話說世界》全套書20卷,每卷約25萬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圖片,時間跨度從史前至2017年(出書前截止)的世界歷史。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思想、文史、藝術、宗教、科學、社會日常生活等。詳實充沛地介紹世界歷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歷史的曲折發展軌跡,并以豐富精美的圖片再現歷史現場。 全套書以歷史史實為準繩,客觀中性地用故事來敘述歷史,以史家通識為依據。
2020年12月7日,為了紀念太平洋戰爭爆發79周年,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代史研究室召開了名為上海所見的亞洲太平洋戰爭的學術工作坊。本書即為當時與會論文的匯編,內容以遠東最大的都市上海為基點,考察涉及了戰時生活、細菌戰、日偽清鄉、戰犯審判等諸領域,可謂卓有特色,亦代表了目前國內抗日戰爭史研究的學術取向和較高水平。為了更加切題,我們決定將書名確定為《上海所見的抗日戰爭》,希望本書能在20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到達專業人士和二戰史愛好者手中,接受大家
《全球史評論》是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類連續出版物,專門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臺的學術性論文集。我國著名世界史專家齊世榮教授和美國世界史學會前主席、《世界歷史雜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主編、夏威夷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著名全球史專家杰里·本特利(Jerry H. Bentley)教授擔任學術顧問,總主編劉新成。為促進國內的全球史研究與教學,并形成品牌效應,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開始著手編輯出版《全球史評論》,收錄國內外學者有關全球史方面的
《英國研究》由錢乘旦教授擔任顧問、陳曉律教授主編,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南京大學英國與英聯邦國家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書籍,匯集國內外專業學者,為推動國內外高校與科研機構的英國研究提供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英國研究》主要收錄關于英國政治、經濟、思想、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專題論文以及學術動態、學術書評、研究綜述等,是英國史學者最近一年來研究、探索的最新成果薈萃,前沿性與先進性兼備,在專業領域獲得學界充分認可,是英國史研究者必備的學術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