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借鑒歷史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吸收現有的當代中國文化史研究成果,史論結合,梳理和分析了1949年至2019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探索文化發展道路的歷程、所取得的理論和實踐成就,揭示新中國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和相互推進過程中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的文化創新,勾畫出新中國文化建設的概貌,展示文化所發揮的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并總結經驗教訓,為如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毛澤東領導下的新中國十七年(套裝上下冊)》記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6年初,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率領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和建設新中國的光輝歷程。反映了革命先輩們不忘初心、不畏艱難、勇于摸索、不斷實踐的奮斗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共六卷,此書為其一。本書以唯物史觀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借鑒歷史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吸收現有的當代中國文化史研究成果,史論結合,梳理和分析了1949年至2012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探索文化發展道路的歷程、所取得的理論和實踐成就,揭示新中國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和相互推進過程中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的文化創新,勾畫出新中國文化建設的概貌,展示文化所發揮的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49年卷(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是當代中國所于2002年啟動的重點科研項目之一。它自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起分年設卷,詳細而全面地反映建國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生、民族、宗教、社會、人口、氣象、災害、生態、資源、疆域、區劃、軍事、國防、外交、對外聯系和國際反應等各領域的重要史事。因此,它既是一部編年史性質的共和國史書,又是一部為研究和撰寫共和國史提供基礎性史料的工具書。 這部多卷本史書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不僅充分
本系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大型系列史書中1949—1959年卷,共11冊,并將繼續出版。它是以編年體形式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領域重大史事的資料書,為研究國史提供了翔實可靠的資料。條目均采自原始、權威的資料,以時間先后為序,逐日排列。并配有近百幅珍貴的歷史圖片。是國史研究者必備的工具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60年卷)》是以編年體形式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領域重大史事的資料書,為研究國史提供了翔實可靠的資料。條目均采自原始、權威的資料,以時間先后為序,逐日排列。并配有近百幅珍貴的歷史圖片。是國史研究者必備的工具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大型系列史書中1949—1963年卷,共15冊,并將繼續出版。它是以編年體形式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領域重大史事的資料書,為研究國史提供了翔實可靠的資料。條目均采自原始、的資料,以時間先后為序,逐日排列。并配有近百幅珍貴的歷史圖片。是國史研究者必備的工具書。
毛澤東的進藏決策:從西北到西南 師哲回憶:中國出兵朝鮮內幕 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這35年的歷史。
《國史稿》共分五卷。第一卷(1949—1956)講述從新中國開國奠基到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第二卷(1956—1966)講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艱辛探索發展道路的歷史,第三卷(1966—1976)講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