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倪維斗院士做序,胡志宇主編,收錄了王中林、劉科等30多位院士專家的力作,所介紹的新能源技術方向都是國際前沿研究熱點。本書可作為碳中和通識課程和新能源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對于廣大讀者也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專業科普書籍。
本書致力于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人工智能與自動控制賦能空氣質量監控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旨在解決空氣污染難以治理的共性問題,為社會穩定、公眾健康以及經濟可持續增長做出應有貢獻,助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質量智能感知、智能識別和智能監控三部分,涵蓋了空氣質量標準,空氣污染成因分析,空氣質量影像分析及智能感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空氣質量檢測與智能識別,以及空氣質量智能監控理論、方法及系統實現。本書內容豐富、案例典型,可供人工智能和優化控制科研工作者
本書著重論述了近代以來英國燃煤產生的煤煙污染治理情況。書中以英國各階層對英國手工業以及大機器工業發展產生的煤煙污染治理為線索,探討長達三百多年的歷程中英國煤煙污染治理失敗的根本原因——自由競爭體系下資本運營中追逐利潤的根本目標導致的,并為正在工業化建設的國家提供一種治理煤煙的范式或為他們的環境治理提供鏡鑒與警示。
本書共9 章,在概述了大氣污染及控制現狀、VOCs 及其治理技術的基礎上,對影響VOCs 催化氧化技術效果的催化劑的性能研究、實驗測試與表征進行了簡要介紹,隨后詳細介紹了作者對各類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研究,包括MnO2 基催化劑催化氧化甲苯性能、CeO2 基催化劑催化氧化VOCs性能、鈷基催化劑催化氧化甲苯性能、鉀錳礦催化劑催化氧化甲苯性能、Pt 基催化劑催化氧化氯苯性能;最后對全書做了總結并展望了催化劑的研究趨勢。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大氣污染物控制、催化劑研制的科研人
《國內外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推廣比較研究》一書是在環境部大氣司支持下,研究國內外環保產業現狀、技術推廣政策機制、推廣模式等內容,分析環保技術推廣的相關對策、推廣規律和國內外技術推廣的異同,借鑒國際經驗,總結提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推廣的對策和建議。本書可作為環境保護領域大中專院校師生及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教材或者參考書。
本書聚焦于新興經濟體的二氧化碳分析,旨在為新興經濟體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單建立統一、透明、科學的核算體系,搭建符合新興經濟體國情的碳排放數據庫,分析新興經濟體的碳排放現狀與特征,為挖掘新興經濟體未來減排潛力提供基礎數據保障。本報告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核算方法,收集了能源活動和排放因子數據核算國家層面上能源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編制了2010-2018年間8種能源類型和47行業的30個新興經濟體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考慮到新興經濟體中生物質作為民用部門的主要一次能
本書主要分析全球碳中和行動總體態勢與發展前景、各國碳中和目標及戰略、國際碳經濟現狀等,重點關注美、歐、日、俄、印等主要國家和地區碳中和(減排)目標與戰略、問題與挑戰,梳理我國碳中和路徑、低碳經濟及綠色金融等問題,探索相關對策思路。本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既有對全球、重點國家和地區及我國碳中和(減排)的分析,也有對具體領域進展的介紹,突出全球視角,強調國家和地區差異性,可增強國內外對全球碳中和總體進展和未來趨勢的認知,并為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決策提供參考。
本書為學術專著。碳交易機制作為迄今為止最為普及的碳排放控制手段之一,已成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政策支柱。我國于2021年7月正式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航空運輸業是我國重點排放行業之一,也是全國性碳交易市場建設過程中優先納入的行業。除碳交易機制外,碳稅機制和補貼機制也是目前的主流碳定價機制。根據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研究與實施經驗,在碳交易市場下考慮碳補貼或碳稅等輔助政策可能有助于實現碳排放削減目標。為了探索合適的碳定價政策以促進我國航空碳排放削減,對碳交易機制的深入分析以及將碳交易機制
.
當前,我國面臨著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城市層級空氣污染治理的政策體系已相對完善,但開展空氣質量達標和碳排放達峰(以下簡稱“雙達”)協同規劃的城市仍然很少。本書建立了城市尺度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編制方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空氣質量目標導向下城市“雙達”的協同分析框架,同時選取鄭州市、石家莊市、湖州市作為典型案例,闡述了城市“雙達”的路徑和策略。為實現城市“雙達”目標,除末端控制措施外,必須進行能源、產業和運輸結構的深度調整,能源綠色轉型和落后產能淘汰具有較為顯著的協同效益,在決策中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