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對《尚書》原文及歷代名家之注一一加以詮釋,包括語詞的訓詁、名物制度的考訂、地理的考證及經義的串解。書中引證宏富,堪稱《尚書》學的一部總結性著作。這次點校,以清嘉慶冶城山館本(又稱平津館叢書本)為底本,并查校了皇清解經本;對孫氏的引書,盡可能核對原著,訂正訛誤;斷句仍以孫氏理解為準。點校者另編有目錄置于卷首。
《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游行記》,是西周的歷史典籍之一。西晉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縣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均為重要文化典籍,通稱“竹書紀年”,其中有《穆天子傳》﹑《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為至今流傳的《穆天子傳》。由荀勖校訂全書六卷。《穆天子傳的文化闡釋》對其進行文化闡釋,具有理論前沿性和獨創性。
本書依據中外文字史料和絲綢之路上的重大考古發現,分階段系統描述了從青銅時代至鄭和下西洋時代絲綢之路上以絲綢貿易為主體的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地域范圍涉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南亞、中亞、西亞、北非和歐洲,配有上百幅精美圖片,有些圖片是第一次公開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