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借助現代化學習工具思維導圖詳解“靳三針”46個穴組。章節體例設計包括“課前導讀、穴位詳解、思維導圖、知識拓展、鞏固提高”等,課前導讀環節通過案例的方式概括本節將要介紹的大致內容,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穴位詳解環節通過穴位定位、主治、刺灸法分解說明,使穴位知識更加清晰明了,便于讀者記憶;思維導圖環節利用思維導圖幫助讀者搭建邏輯清晰的靳三針穴組知識框架,以圖導記,以圖促思;知識拓展環節通過疾病鑒別診斷、其他療法等知識進一步擴充讀者知識量;鞏固提高環節則作為知識回顧,以鞏固讀者學習效果。本書還提供了線
本書對《傷寒論》原文進行了系統的解讀,內容包括原文、注釋、提要、簡釋、按語、方歌等。其中必要的校勘加于原文括號內;原文中具有特定含義的字詞、術語等內容,在注釋中做了相應的解釋及注音;提要提煉了原文內容之要點;簡釋集古今注家注釋之精華,對原文加以注解;按語進一步闡釋了對原文和簡釋的思考;方歌涵蓋了本書的重點方劑。
《難經》是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標志性經典著作之一,全書以問答釋難的形式討論了81個問題,以闡明《內經》及先秦醫籍的要言大義為主旨,所述內容以基礎理論為主,包括了脈學、經絡、藏象、疾病、腧穴、針法等六部分。對于許多問題的闡述,發《內經》之未發,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臨床意義。然而由于成書時代久遠,文辭古奧艱澀,給該書的研習與應用增加了諸多困難。本書緊扣81篇原文的宏旨大義,分清內容的輕重主次,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逐篇進行了扼要的注釋和語譯,對每段原文的含義予以導引解讀,暢明其要言大意。
《金匱翼》為清代名醫尤怡所撰,是補充其《金匱要略心典》之不足而作,故稱為《金匱翼》。全書8卷,列證48種,每證先述統論,次列證候治法,以法類方,薈萃各家之說,又參以個人臨證見解,內容較為全面,對中醫內科臨床醫生臨證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和《溫病學》被稱為“中醫四大經典”。中醫四大經典成書日久,所用語言深奧難懂,盡管無數醫家對其進行了注釋,但按照現代思維有些注釋還是難以理解。本書是對漢代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的白話文解釋,編排上分為【原文】【白話解】【解析】,對一些難解字句進行了【注釋】。本書尊重原著,查閱了大量歷代、近現代的文獻資料,注釋簡明扼要,白話解通俗易懂。
《金匱要略》原書內容被分為7類,每類之前述其概略,每節經文之后,詳加注解闡述。本次整理選擇精善本,精勘細校,并對文中疑難字句進行釋義。
全書共十卷,二十二篇,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傷寒論》全文注解本。成氏采取“以經注論”的研究方法,不僅使《內》《難》《傷寒》學理一脈相承,融會貫通,具有探本尋源,互相滲透之妙,同時還起到經論結合,“以論證經”的效果,使傷寒方證義理明曉,《內》《難》學理具有實際的內容。
腎被稱為“ 先天之本”,封藏著人體的“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而“精”關系著人的生長、發育、壯盛的全過程。所以說養生必先養腎。本書立足《黃帝內經》,在將養腎知識講細講透的基礎上,介紹了飲食、運動、起居、經絡穴位等養腎方法,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季節,制定科學的養腎方案,從根本上呵護健康,并提供了治療或緩解全身與腎相關的病癥的養腎方法。
《靈樞懸解》為黃元御逐篇、逐段闡釋《靈樞經》的專著,于《靈樞》正其錯亂,發其幽杳,重新編次為刺法、經絡、營衛、神氣、臟象、外候、病論、賊邪、疾病等九類,分為九卷,八十一篇,逐一詮釋。對經絡、腧穴、刺法等理論,多有創見,馮承熙認為“遠勝于前人之所為也”。
黃元御對《傷寒論》重新編次,分為十二類,一十四卷,逐條詮釋,名日《傷寒懸解》,并撰“仲景微旨”冠于書首,相當于全書總論,主要闡述寒溫異氣致病特點、傷寒傳經規律等。張琦評論該書:“綱領振舉,條理綜貫,積疑盡釋,豁然遂通。黃氏之學,博究天人,鉤致深玄,而于是書,尤為精贍”,并附“傷寒例”于書末。本次整理選擇精善本,精勘細校,并對文中疑難字句進行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