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以會計準則為基礎,以會計記錄和計算為主線,重點闡述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教材在內容上充分考慮了高職學生無企業經歷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強化基礎訓練,結合實例,增加會計證考試相關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滿足考證需求;在體系安排方面力求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要求,從認識企業開始,循序漸進地介紹企業的經濟業務、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原始憑證,記錄經濟業務的方法、工具,以及匯總和對外報告等內容,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掌握會計原理與操作。《會計基礎》內容編排新穎,結構嚴謹,語言通俗易懂,注重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教學與考證相結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會計基礎》可作為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會計人員自學、繼續教育培訓用書。
出版說明
前言
教學建議
第1章 認識企業
1.1 企業為何物
1.2 企業的組織形式與組織結構
1.3 如何注冊企業
1.4 如何辦理企業稅務登記
第2章 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與利益相關者
2.1 認識經濟業務
2.2 認識籌資業務
2.3 認識投資業務
2.4 認識經營業務
2.5 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與會計
第3章 記錄和證明經濟業務已發生的原始憑證
3.1 認識原始憑證
3.2 如何填制原始憑證
3.3 如何審核原始憑證
第4章 如何對經濟業務進行分類
4.1 由經濟業務導致的資金運動
4.2 對經濟業務的初步分類:會計要素
4.3 理解會計要素之間的關系:會計等式
4.4 對六大類經濟業務(會計要素)的再分類:會計科目
4.5 反映經濟業務變動及結果的工具:賬戶
第5章 記錄經濟業務的方法:借貸記賬法
5.1 了解記賬方法
5.2 認識借貸記賬法
5.3 會用借貸記賬法
第6章 經濟業務分類記錄的工具:記賬憑證
6.1 認識會計憑證
6.2 認識記賬憑證
6.3 填制記賬憑證
6.4 審核記賬憑證
6.5 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
第7章 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分類記錄與計算
7.1 資金籌集業務的記錄
7.2 采購(儲存)業務的記錄和計算
7.3 生產(加工)業務的記錄和計算
7.4 銷售業務的記錄
7.5 財務成果業務的記錄和計算
第8章 經濟業務分類記錄的初步匯總:賬簿
8.1 認識賬簿
8.2 如何設置和登記賬簿
8.3 對賬和結賬
8.4 賬簿的啟用、更換與保管
第9章 經濟業務分類記錄的再匯總與對外報告:財務會計報告
9.1 會計在企業中的作用
9.2 認識財務會計報告
9.3 如何編制資產負債表
9.4 如何編制利潤表
9.5 如何編制現金流量表
第10章 會計綜述
10.1 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10.2 會計的對象、職能和會計方法
10.3 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礎與會計要素計量
10.4 賬務處理程序
10.5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10.6 會計檔案
附錄A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附錄B 會計基礎應試指南——上機考試多項選擇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