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是根據1999年“全國高等學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以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熱工為對象,重點介紹了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等經典控制理論。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有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法、根軌跡分析法、頻率特性分析法、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離散系統的分析、MAT[AB語言及其在。HVAC控制系統仿真中的應用等!蹲詣涌刂圃砼cCAI教程》對基本理論的敘述深入淺出,實用性強,文字簡練流暢。每章內容均有小結,除有一般性例題外,還附有一定數量的綜合性例題分析,以及MATLAB在控制系統分析和計算方面的應用。《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可作為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熱工類,以及相關專業的“自動控制原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自動化工作的科技人員的參考用書!蹲詣涌刂圃砼cCAI教程》配有電子課件,免費提供給選用《自動控制原理與CAI教程》的授課教師,需要者請根據書末的“信息反饋表”索取。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新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專業,它是將原來的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和城市燃氣供應專業進行調整、拓寬而組建的新專業。專業的調整不是簡單的名稱的變化,而是學科科研與技術發展,以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賦予了這個專業新的內涵和新的元素。創造健康、舒適、安全、方便的人居環境是21世紀本專業的重要任務。同時,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是這個專業及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因而它們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學科科研與技術發展總是密切相關、不可忽視的。
一個新專業的組建及其內涵的定位,首先是由社會需求所決定的,也是和社會經濟狀況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相關的。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和大規模建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專業的發展和重新定位必然導致培養目標的調整和整個課程體系的改革。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富有創新能力”、符合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執業資格、并能與國際接軌的多規格的專業人才,以滿足需要,是本專業教學改革的目的。
機械工業出版社本著為教學服務、為國家建設事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為培養工程應用型和技術管理型人才作貢獻的愿望,積極探索本專業調整和過渡期的教材建設,組織有關院校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副教授主編了這套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系列教材。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自動控制系統的初步概念
1.2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
1.3 對控制系統的要求和分析設計
1.4 智能控制理論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2.1 拉普拉斯變換
2.2 系統數學模型的描述
2.3 典型環節的數學模型
2.4 用框圖表示的模型
2.5 信號流程圖與梅遜公式
2.6 非線性系統
2.7 數學模型的MATIJAB描述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法
3.1 控制系統的時間響應性能指標
3.2 一階系統的暫態響應
3.3 二階系統的暫態響應
3.4 高階系統的暫態響應
3.5 用MATLAB求控制系統的暫態響應
3.6 控制系統的穩定性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根軌跡分析法
4.1 根軌跡的基本知識
4.2 根軌跡的數學描述
4.3 根軌跡繪制的基本規則
4.4 根軌跡繪制的應用舉例
4.5 參量根軌跡的繪制
4.6 根據根軌跡分析系統的性能指標
4.7 正反饋系統和非最小相位系統的根軌跡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頻率特性分析法
5.1 頻率特性的基本知識
5.2 頻率特性的基本圖示方法
5.3 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
5.4 奈奎斯特穩定判據
5.5 基于頻率特性的控制系統性能分析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6.1 控制系統的校正
6.2 PID校正設計
6.3 串聯校正裝置的型式與特性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離散系統的分析
7.1 采樣過程和采樣周期
7.2 z變換
7.3 z反變換
7.4 基于z變換的離散系統的分析
7.5 離散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7.6 離散系統的頻率特性
7.7 離散控制系統的穩態誤差
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MATLAB語言及其在HVAC控制系統仿真中的應用
8.1 MATLAB的基本知識
8.2 Simulink仿真
8.3 HVAC控制系統
小結
復習思考題
附錄
附錄A常用命令
附錄B圖形函數
附錄C控制系統的工具箱函數
參考文獻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動控制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導彈制導的尖端技術領域,還是在機械、電子、輕工等工業過程控制及建筑業,它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非常驚人的。自動控制技術把人類的許多希望和夢想由神話變成了現實,自動控制理論和技術已經運用到電氣、機械、航空、化工、建筑、生物工程等許多學科和工程領域。自動控制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設計最佳系統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節省了生產和生活的能源,同時促進了技術的進步。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將控制論作為國內外許多學科普遍開設的課程,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工作者都十分重視自動控制理論的學習。
自動控制系統源于兩千年前古埃及的水鐘控制和我國漢代的指南針控制。自動控制原理主要講述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控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方法?刂圃戆ń浀淇刂评碚摗F代控制理論和智能控制。經典控制理論主要以傳遞函數為工具和基礎,以頻域法和根軌跡法為核心,研究單變量控制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經典控制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發展成熟,至今在工程實踐中仍得到廣泛的應用。經典控制理論是本教材重點討論的內容,F代控制理論從1960年開始得到迅速發展,它以狀態空間方法作為標志和基礎,研究多變量控制系統和復雜系統的分析和設計,以滿足軍事、空間技術和復雜的工業領域、建筑領域對精度、速度、重量、加速度、成本、節能等的嚴格要求。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論發展的高級階段,它主要用來解決那些用傳統控制方法難以解決的復雜系統的控制問題。智能控制是一門交叉學科,著名美籍華人傅京遜教授1971年首先提出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與自動控制的交叉,即二元論。美國學者G.N-Saridis1977年在此基礎上引入運籌學,提出了三元論的智能控制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