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生產作業系統的建立為起點,密切聯系生產作業現場實際,圍繞生產作業準備、生產作業計劃、物料采購、倉儲與供應、制造過程質量控制、設備點檢等方面這樣一條主線,進行詳實闡述。本書突出生產作業技術新發展與新變化這一主題,從“工業園區”這樣一個新生的生產作業系統出發,探討實施標準廠房、標準作業、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質量認證等在生產作業系統中的意義和作用。
本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生產作業系統概述、操作法工程基礎、生產作業計劃、物料需求計劃、生產作業調度、企業物流系統、制造過程質量控制、設備點檢制和現代生產作業技術簡介。本書實用性強,編排合理,文字精練。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各類工科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各類企業培訓和不同層次的現場技術管理人員、生產作業現場主管及員工的參考用書。
前言
第一章 生產作業系統概述
第一節 生產與作業的概念
第二節 生產作業系統的概念
第三節 生產模式
第四節 生產作業系統的硬件構成
第五節 生產作業系統投產前的準備
第二章 操作法工程基礎
第一節 操作法工程概述
第二節 作業分析
第三節 作業測定
第四節 作業空間
第五節 作業環境
第六節 作業能力
第三章 生產作業計劃 前言
第一章 生產作業系統概述
第一節 生產與作業的概念
第二節 生產作業系統的概念
第三節 生產模式
第四節 生產作業系統的硬件構成
第五節 生產作業系統投產前的準備
第二章 操作法工程基礎
第一節 操作法工程概述
第二節 作業分析
第三節 作業測定
第四節 作業空間
第五節 作業環境
第六節 作業能力
第三章 生產作業計劃
第一節 生產計劃
第二節 作業計劃
第四章 物料需求計劃
第一節 物料需求計劃基本原理
第二節 MRP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 物料需求計劃的計算與更新
第四節 MRP系統的發展
第五章 生產作業調度
第一節 企業生產調度系統
第二節 生產作業現場控制
第三節 作業短期分派
第四節 工程項目網絡計劃技術
第六章 企業物流系統
第一節 物資供應工作
第二節 物料品質控制
第三節 物料采購
第四節 企業物流
第五節 物料搬運作業
第六節 庫存控制
第七節 經濟訂貨批量和訂貨周期的計算
第八節 自動化立體倉庫簡介
第七章 制造過程質量控制
第一節 質量的概念
第二節 制造過程質量控制工作
第三節 計量器具與計量裝置
第四節 質量控制點的選擇
第五節 工序能力分析
第六節 工序質量事前控制
第八章 設備點檢制
第一節 設備點檢制的概念
第二節 設備點檢基本要素
第三節 生產現場點檢作業
第九章 現代生產作業技術簡介
第一節 工業園區
第二節 標準廠房
第三節 規范化作業
第四節 職業資格證書
第五節 質量認證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生產作業系統概述
本章從介紹生產與生產系統出發,重點引出作業和生產作業系統的概念,并作為全書深入探討生產作業技術的研究對象,同時對生產作業系統的硬件構成及投產前的技術準備工作加以闡述。
第一節 生產與作業的概念
生產是人類社會最基礎的活動,它是為人們創造效用以滿足生活需要的有組織的活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表明,物質資料生產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著各個時代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特征,正是生產的進步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是生產創造了無限豐富的社會財富和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
一、生產的定義
生產的完整定義可以表述為:將投入的生產要素轉換為生產財富與效用(產品或服務)輸出的有組織的活動過程。生產是一個大概念,泛指一切能夠創造財富的人類活動,如人們所從事的“農林牧副漁業生產”、“電視劇生產”、“知識的生產”、“工業生產”以及服務業等。總之,創造有形產品、無形產品或服務的活動,都屬于生產的范疇,由此而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之說。
從生產的定義中我們可知,生產的過程包含了三個基本的組成部分,即投入的生產要素、生產作業過程和最終產生財富與效用,下面對這些概念分別加以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