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整合課程基礎實驗(分子與細胞分冊)》是“以器官-系統為主線”的高等醫學院校:“5+3”臨床醫學專業醫學整合課程實驗系列教材的一部分,對傳統開設的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四門課程的實驗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全書分為基本實驗操作及常用儀器使用、經典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共四章。教材內容新穎,體系完整,有所側重,便于選擇。
《醫學整合課程基礎實驗(分子與細胞分冊)》適合“以器官-系統為主線”的“5+3”一體化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使用,也可用于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等各專業學生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科研、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
實驗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環節。本實驗教材是重慶醫科大學立項建設的“以器官.系統為主線”的高等醫學院校“5+3”臨床醫學專業醫學整合課程系列教材的一部分,是整合課程“分子與細胞”的配套實驗教材。
本教材共四章。第1章是基本實驗操作及常用儀器使用,重點介紹了一些目前常用的分子與細胞研究技術和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的實驗操作要求,目的在于使學生對分子與細胞相關研究技術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第二章是經典驗證性實驗,開設了一些經典的分子與細胞相關實驗,這些實驗均經過長期的實驗教學實踐證明有助于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第三章是綜合性實驗,每個實驗均涉及多個實驗技術的使用,通過相對系統的使用多個實驗技術來解決一個問題或達到一個研究目的,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性邏輯思維能力,對科學研究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四章是創新性實驗,主要通過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方式,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的科研能力。
本教材各部分實驗的編寫均由多年從事分子與細胞相關教學及科研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執筆。另外,在實驗項目的設置上,我們也選取了一部分目前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實驗技術,如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常用的RNA干擾實驗、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常用的雙向電泳實驗以及轉錄調控研究中常用的啟動子活性分析實驗、EMSA實驗和ChIP實驗等,并注重實驗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性。
本教材適合“以器官.系統為主線”的“5+3”一體化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使用,也可用于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等各專業學生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科研、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教材中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同行專家和同學們批評指正。
第一章 基本實驗操作及常用儀器使用
第一節 常用研究技術
第二節 基本實驗操作
第三節 常用儀器使用
第四節 實驗室規則及安全防護
第五節 如何撰寫實驗報告
第二章 經典驗證性實驗
第一節 蛋白質定量分析實驗
實驗一 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二 雙縮脲法測定血清蛋白質含量
實驗三 Folin-酚試劑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四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五 BCA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第二節 層析實驗
實驗六 紙層析法觀察轉氨基作用
實驗七 葡聚糖凝膠柱層析分離血紅蛋白與魚精蛋白
實驗八 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混合氨基酸
實驗九 薄層層析分離鑒定氨基酸
第三節 電泳實驗
實驗十 血清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實驗十一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血清LDH同工酶
實驗十二 SDS-PAGE測定蛋白質的相對分子量
第四節 酶學實驗
實驗十三 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測定
實驗十四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測定
實驗十五 胰酶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影響酶作用的因素
實驗十六 丙二酸對琥珀酸脫氫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
實驗十七 Hg2+對脲酶的抑制作用
實驗十八 酶米氏常數的測定
第五節 糖與脂質
實驗十九 血糖濃度的測定
實驗二十 腎上腺素對血糖濃度的影響
實驗二十一 血清三酰甘油濃度測定
實驗二十二 血清總膽固醇濃度測定
實驗二十三 血清載脂蛋白apoAl的測定
實驗二十四 血清過氧化脂質的測定
實驗二十五 血清脂蛋白瓊脂糖凝膠電泳
第六節 核酸分離純化技術
實驗二十六 基因組DNA的提取制備與檢測
實驗二十七 全血基因組DNA的試劑盒法提取制備與檢測
實驗二十八 總RNA的提取制備與檢測
實驗二十九 質粒DNA的提取制備與檢測
實驗三十 動物組織核酸的提取及成分鑒定
第七節 PCR技術
實驗三十一 常規PCR技術
實驗三十二 定量PCR技術
第八節 基因克隆技術
實驗三十三 凝膠中DNA片斷的純化回收
實驗三十四 DNA的限制性酶切與電泳
實驗三十五 DNA連接實驗
實驗三十六 感受態細胞的制備
實驗三十七 重組DNA轉化與藍白斑篩選
第九節 分子雜交與印跡技術
實驗三十八 核酸原位雜交
實驗三十九 Southern印跡雜交
實驗四十 Northern印跡雜交
實驗四十一 Western印跡
第十節 細胞結構
實驗四十二 動植物細胞的基本形態與結構及細胞顯微測量
實驗四十三 細胞內幾種細胞器的觀察
實驗四十四 小白鼠巨噬細胞吞噬實驗
實驗四十五 細胞內幾種化學成分的顯示
實驗四十六 細胞骨架系統的顯示與觀察
實驗四十七 細胞膜的通透性的觀察
第十一節 細胞增殖
實驗四十八 細胞融合實驗
實驗四十九 細胞有絲分裂觀察
實驗五十 細胞原代培養
實驗五十一 細胞傳代培養
實驗五十二 培養細胞的凍存、復蘇與運輸
第十二節 醫學遺傳
實驗五十三 人類某些遺傳性狀的觀察及皮膚紋理分析
實驗五十四 人類染色體照片核型分析
實驗五十五 染色體G顯帶染色體的核型分析
實驗五十六 人類染色體鏡下核型分析
第三章 綜合性實驗
實驗一 血清γ-球蛋白的分離純化及鑒定
實驗二 堿性磷酸酶的分離純化與動力學研究
實驗三 hCS基因在大腸埃希菌中的表達、純化及鑒定
實驗四 hCS基因在畢赤酵母中的表達及鑒定
實驗五 熒光原位雜交實驗
實驗六 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啟動子活性
實驗七 電泳遷移阻滯實驗
實驗八 染色質免疫沉淀
實驗九 蛋白質雙向電泳
實驗十 肝癌組織的代謝組學分析
實驗十一 酵母雙雜交實驗
實驗十二 RNA干擾實驗
實驗十三 人類外周血染色體標本的制備觀察
實驗十四 人類惡性腫瘤染色體標本的制備觀察
實驗十五 羊水細胞培養及染色體標本的制備觀察
實驗十六 人精于染色體標本制備
實驗十七 綠色熒光蛋白標記的融合蛋白轉染及觀察
第四章 創新性實驗
實驗一 重要蛋白質或酶的分離純化
實驗二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斷
實驗三 血友病的分子診斷
實驗四 RNA干擾技術靶向沉默目的基因
實驗五 家系調查和遺傳病的系譜分析
實驗六 藥物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檢測實驗
主要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