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見病簡易中醫療法》自2012年出版以來,它的實用性、有效性、簡便性深得廣大讀者的好評,同時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家庭常見病簡易中醫療法》-書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除對以前8篇內容做了必要的補充和修訂,還增加了腫瘤病學和中藥煎煮方法兩部分內容。
近兩三年來國際醫學健康領域出現了轉化醫學的新概念,它是將基礎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連接起來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即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開發和應用新的技術,強調的是患者的早期檢查和疾病的早期評估。在現代的醫療中,我們看到研究進程向一個更加開放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方向發展,以及對于從研究出發的醫學臨床實踐的包容。作為有著數千年歷史的中醫學,它是一種臨床經驗醫學,有著非常巨大、豐富、全面的醫療實踐和臨床案例,轉化醫學僅僅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如何將中醫學傳承和發揚,發掘整理繼承并使之廣大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任務,為了讓老百姓接受中醫藥、喜歡中醫藥、使用中醫藥,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為國民健康保駕護航,我們采用了“說現代人能聽懂的話,用現代人最喜歡的法,收現代診療最好的果,花現代消費最適宜的價”這一原則,采用傳統自然療法、綠色療法,解決日常常見病、多發病。我們堅持廣泛閱覽歷代驗方、秘方、名醫效方諸書,廣搜博輯,斟酌篩選,對《家庭常見病簡易中醫療法》進行擴充,解決更多頑疾,方法更加充實。
本次修改仍然按照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進行了歸類,保留了原先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男科、骨傷科8篇,對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癥狀、診斷、中醫療法、驗方和食療方進行的一定程度的補充和修訂。同時,隨著中國腫瘤發病率多年持續上升,已成為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乃至社會問題,我們增加了腫瘤病學的相關內容,以期通過中醫療法減輕腫瘤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此外,中藥湯劑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制劑形式,書中大多數的選方也為湯劑,而湯劑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因此,我們在本書中增加了中藥煎煮方法,使讀者能夠掌握正確的煎煮方法,讓藥物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功效。
馬艷春,博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中醫藥防治慢性疾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后主持、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級、廳局級科技成果獎16項。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編及參編著作8部。
《家庭常見病簡易中醫療法(第二版)》: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分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是由于感染、物理化學刺激、過敏等因素所引起的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多于冬春寒冷季節或氣溫突變時發病。傷風著涼、疲乏勞累、煙酒過量、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誘發因素。患病后主要表現為頻繁的刺激性干咳,即胸骨后疼痛,1~2天后咯出黏痰。咳嗽以清晨、傍晚為甚,但也有患者終日咳嗽。痰液慢慢轉為膿性,痰量增多,痰中偶帶血絲。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黏膜及其支氣管組織的慢性炎癥。一般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長期咳嗽、咯痰的歷史,多因急性支氣管炎治療不當而遷延為慢性。主要癥狀為反復的咳嗽、咯痰,痰呈白色的泡沫狀,久病者常伴有哮喘,凡是每年患病至少3個月以上并連續2年,除外心肺等其他病患后,即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屬中醫“外感咳嗽”范疇。慢性支氣管炎屬中醫“咳嗽”、“痰飲”、“喘證”、“肺脹”等范疇。
【單方驗方】
1.甘草3克,桔梗9克,半夏3克,射干3克。水煎服。主治肺感風寒,鼻塞,咳嗽不已,吐痰如敗絮。
2.紫苑9克,陳皮9克,杏仁6克,矮地茶1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主治風寒襲肺型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聲重,氣急,咽喉癢.咳痰清稀色白,惡風寒,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癥。
3.半夏、瓜蔞各30克。研末,用姜汁做成丸,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溫開水送服。主治肺熱咯痰。
4.魚腥革3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主治咳嗽,痰稠。
5.黃芩30克,水煎,1次服完。治熱咳。
6.金錢草30克。水煎服。或用鮮金錢草60克,洗凈搗汁,開水沖服,每日1劑,分2次服。主治咳嗽,吐痰黃稠。
7.桔梗、百部、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主治咳嗽痰稠,喉癢咽干。
8.紫蘇子、蘿卜子、白芥子各等份。微炒,研為細末,煎湯服。主治老人痰喘、咳嗽。
9.桔梗1.8克,川貝母3克,白菊花7朵。開水泡。每日1劑,隨意飲用。主治咳嗽。
10.生白術30克,白芥子(炒)15克,萊菔子15克。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3克,白開水送服。可健脾祛痰。主治痰飲證,痰多。【食療】
1.炙麻黃10克,炒杏仁15克,胖大海4枚,冰糖20克。水煎服。治療急性支氣管炎,喉癢,咳嗽,痰或稀或黏,輕度發熱。
2.白蘿卜1個,梨1個,蜂蜜50克,白胡椒7粒,放碗內蒸熟服用。本方適于咳嗽痰清稀者。
3.紫蘇葉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煮粥,臨熟時加入蘇葉、生姜、大棗,趁熱分次服用。
4.蘇子500克,廣柑皮500克,鮮橙1個,冰糖、白糖、紅糖各500克。將上藥置于瓦罐內,加開水適量后密封,用微火煎熬15小時左右,待冷后用紗布過濾,取汁,再熬去水分成膏,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5~20毫升,開水送下。能潤肺止咳,平喘化痰。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5.羅漢果15~20克。將羅漢果切成碎塊,用沸水泡10~15分鐘,代茶頻飲。
6.芫荽(香菜)、飴糖各25克。加少量米湯,蒸至飴糖化后服。治咳嗽。
7.冬瓜仁20~30克,薏苡仁15~20克,粳米100克。先將冬瓜仁用清水淘洗凈,煎取汁,去渣。再與粳米、薏苡仁(淘洗凈)同煮為稀粥。日服2或3次。用于痰濕咳嗽,咳嗽多痰,痰色白黏稠。
8.海蜇30克,鮮荸薺15克。將海蜇用溫水泡發,洗凈,切碎,備用。將鮮荸薺洗凈,去皮。把切碎的海蜇和荸薺一起放人沙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煮1小時,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9.鮮蘿卜500克。洗凈,帶皮切碎,絞取汁口服,連服5~7天。主治咳嗽,痰稠。
10.柿餅,水煎服。治熱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