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書共18章,主要內容包括平面匯交力系、平面任意力系、摩擦、空間力系和重心、拉伸和壓縮、扭轉、彎曲、應力狀態分析和強度理論、點的運動、剛體的基本運動、點的復合運動、剛體的平面運動、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等。本書在敘述某些概念和方法的同時,給出了相關的思考題,可供課堂討論之用。
第1章 靜力學基礎
§1-1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1-2 靜力學公理
§1-3 約束和約束力
§1-4 物體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習題
第2章 平面匯交力系
§2-1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幾何法
§2-2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解析法
習題
第3章 力矩與平面力偶系
§3-1 關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計算
§3-2 關于力偶的概念
§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
習題 第1章 靜力學基礎
§1-1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1-2 靜力學公理
§1-3 約束和約束力
§1-4 物體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習題
第2章 平面匯交力系
§2-1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幾何法
§2-2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解析法
習題
第3章 力矩與平面力偶系
§3-1 關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計算
§3-2 關于力偶的概念
§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
習題
第4章 平面任意力系
§4-1 力線平移定理
§4-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點簡化
§4-3 分布荷載
§4-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
§4-5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條件
§4-6 物體系的平衡問題·靜定與超靜定的概念
§4-7 平面靜定桁架的內力分析
習題
第5章 摩擦
§5-1 滑動摩擦
§5-2 考慮摩擦時的物體平衡問題
§5-3 滾動摩阻的概念
習題
第6章 空間力系和重心
§6-1 空間匯交力系的合成與平衡
§6-2 力對點之矩與力對軸之矩
§6-3 空間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
§6-4 空間任意力系的簡化·主矢與主矩
§6-5 空間任意力系的平衡
§6-6 重心和形心的坐標公式
§6-7 確定重心和形心位置的具體方法
習題
第7章 拉伸和壓縮
§7-1 軸力及軸力圖
§7-2 橫截面上的應力
§7-3 拉壓桿的強度計算
§7-4 斜截面上的應力
§7-5 拉(壓)桿的變形與位移
§7-6 拉(壓)桿內的應變能
§7-7 低碳鋼和鑄鐵受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7-8 簡單的拉、壓超靜定問題
§7-9拉(壓)桿接頭的計算
習題
第8章 扭轉
§8-1 扭矩和扭矩圖
§8-2 薄壁圓筒扭轉時的應力和變形
§8-3 圓桿扭轉時的應力和變形
§8-4 受扭圓桿的強度條件及剛度條件
§8-5 等圓截面直桿在扭轉時的應變能
§8-6 矩形截面桿的扭轉
習題
第9章 彎曲
§9-1 剪力和彎矩·剪力圖和彎矩圖
§9-2 剪力圖和彎矩圖的進一步研究
§9-3 彎曲正應力
§9-4 慣性矩的平行移軸公式
§9-5 彎曲切應力
§9-6 梁的強度條件
§9-7 撓度和轉角
§9-8 斜彎曲
§9-9 彎曲應變能
§9-10 超靜定梁
習題
第10章 應力狀態分析和強度理論
§10-1 概述
§10-2 平面應力狀態分析
§10-3 平面應力狀態下的胡克定律
§10-4 三向應力狀態
§10-5 強度理論及其應用
習題
第11章 壓桿的穩定性
§11-1 關于穩定性的概念
§11-2 細長中心壓桿的臨界荷載
§11-3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臨界應力總圖
§11-4 壓桿的穩定條件和穩定性校核
習題
第12章 點的運動
§12-1 運動學的基本內容·參考系
§12-2 點的運動的矢量表示法
§12-3 點的運動的直角坐標表示法
§12-4 點的運動的自然表示法(弧坐標表示法)
習題
第13章 剛體的基本運動
§13-1 剛體的移動
§13-2 剛體的定軸轉動
§13-3 轉動剛體上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習題
第14章 點的復合運動
§14-1 絕對運動、相對運動和牽連運動
§14-2 點的速度合成定理
§14-3 牽連運動為移動時點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習題
第15章 剛體的平面運動
§15-1 剛體平面運動分解為移動和轉動
§15-2 平面圖形上點的速度·速度瞬心
§15-3 平面圖形上點的加速度
習題
第16章 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
§16-1 動力學的基本定律
§16-2 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
習題
第17章 動力學普遍定理
§17-1 動量定理
§17-2 動量矩定理
§17-3 動能定理
§17-4 動力學普遍定理的綜合應用
習題
第18章 動靜法
§18-1 關于慣性力的概念
§18-2 質點的動靜法
§18-3 質點系的動靜法
§18-4 剛體慣性力系的簡化
習題
附錄Ⅰ 型鋼表
附錄Ⅱ 簡單荷載作用下梁的撓度和轉角
參考文獻
習題答案
索引
Synopsis
Contents
執筆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