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實務》由解建秀主編,教材依據(jù)高等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以制造業(yè)成本會計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選取具有適用性、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以項目為引導,以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學習成本會計崗位的成本核算知識和基本技能。本教材設計了七個教學項目,包括成本核算工作認知、要素費用的核算、綜合費用的核算、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產品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設計了二十四個崗位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按照任務提出、任務分析、知識支撐、任務實施四個環(huán)節(jié)完成,融“教、學、做”為一體,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崗位職業(yè)能力。
本教材結合制造業(yè)成本核算工作和教學需要的實際,簡單明了地闡述成本核算的原理、方法及技巧。
本教材結構清晰,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既能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技能,又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教材既可作為高等職業(yè)院校會計、財務管理及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企業(yè)單位財務人員的學習參考用書。
高等職業(yè)教育肩負著為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教材建設是實現(xiàn)這一重任的重要保障。因此,編寫一本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職業(yè)能力的教材顯得尤為重要。
本教材是依據(jù)高等職業(yè)院校財經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成本核算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而編寫的。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教材的結構和體例上進行創(chuàng)新,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 依據(jù)制造業(yè)成本核算崗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選取有適用性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教材內容實用,與成本核算實際緊密結合,注重崗位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知識結構與能力要求相適應。
2. 教材結構上遵循成本核算方法的內在聯(lián)系和具體成本會計工作的操作程序,教材體系更具科學性。
3. 教材以項目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體現(xiàn)教學內容。每個工作任務設置任務提出、任務分析、知識支撐、任務實施四個環(huán)節(jié)。增強了學習者學習的針對性,提高了學習者職業(yè)分析的能力。
本教材由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解建秀老師擔任主編,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蘇英偉老師擔任副主編。教材的編寫分工如下:項目一~項目四、項目五(任務一)、項目七由解建秀編寫;項目五(任務二、任務三)和項目六由蘇英偉編寫。此外解建秀負責擬訂編寫提綱、全書總纂修改、終審定稿,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孫夢陽老師負責教材的校對工作。
由于編者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有限,在編寫過程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和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5月
項目一 成本核算工作認知
任務一 成本核算的原則和要求
1.1.1 成本的含義
1.1.2 成本核算的內容
1.1.3 成本核算的原則
1.1.4 成本核算的要求
任務二 費用的分類
1.2.1 費用按經濟內容分類
1.2.2 費用按經濟用途分類
1.2.3 費用成本的其他分類
任務三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3.1 成本核算的程序
1.3.2 成本核算的賬戶設置
任務四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
1.4.1 成本會計機構 項目一 成本核算工作認知
任務一 成本核算的原則和要求
1.1.1 成本的含義
1.1.2 成本核算的內容
1.1.3 成本核算的原則
1.1.4 成本核算的要求
任務二 費用的分類
1.2.1 費用按經濟內容分類
1.2.2 費用按經濟用途分類
1.2.3 費用成本的其他分類
任務三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3.1 成本核算的程序
1.3.2 成本核算的賬戶設置
任務四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
1.4.1 成本會計機構
1.4.2 成本會計人員
1.4.3 成本會計法規(guī)和制度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項目二 要素費用的核算
任務一 材料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2.1.1 材料費用的內容
2.1.2 材料費用的歸集
2.1.3 材料費用的分配
2.1.4 燃料費用的分配
任務二 外購動力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2.2.1 外購動力費用歸集的核算
2.2.2 外購動力費用分配的核算.
任務三 薪酬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2.3.1 職工薪酬的內容
2.3.2 職工薪酬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任務四 折舊及其他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2.4.1 折舊費用的核算
2.4.2 其他直接支出費用的核算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項目三 綜合費用的核算
任務一 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3.1.1 輔助生產費用
3.1.2 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
3.1.3 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任務二 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3.2.1 制造費用的內容
3.2.2 制造費用的歸集
3.2.3 制造費用的分配
任務三 損失性費用的核算
3.3.1 損失性費用的含義與種類
3.3.2 廢品損失的核算
3.3.3 停工損失的核算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Ⅲ
Ⅳ
項目四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任務一 在產品核算
4.1.1 在產品的含義
4.1.2 在產品數(shù)量的確定
4.1.3 在產品清查及盈虧的核算
任務二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4.2.1 在產品與完工產品成本計算的關系
4.2.2 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
4.2.3 完工產品成本的結轉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項目五 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任務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
5.1.1 產品成本計算對象的確定
5.1.2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
任務二 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5.2.1 品種法概述
5.2.2 品種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5.2.3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程序
任務三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5.3.1 成本分批法的概念、特點、適用范圍和類型
5.3.2 典型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5.3.3 簡化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任務四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5.4.1 分步法的含義、特點及適用范圍
5.4.2 分步法成本計算的程序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項目六 產品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
任務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類法
6.1.1 分類法的適用范圍及特點
6.1.2 分類法的核算程序及應用
任務二 產品成本計算的定額法
6.2.1 定額法的含義、適用范圍及特點
6.2.2 定額法的核算程序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項目七 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
任務一 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方法
7.1.1 成本報表
7.1.2 成本報表的種類
7.1.3 成本報表的編制要求
7.1.4 成本報表的編制方法
7.1.5 成本報表分析的意義
7.1.6 成本分析的方法
任務二 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與分析
7.2.1 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7.2.2 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任務三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編制與分析
7.3.1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報表的編制
7.3.2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分析
任務四 制造費用明細表的編制與分析
7.4.1 制造費用明細表的編制
7.4.2 制造費用明細表的分析
任務五 期間費用明細表的編制與分析
7.5.1 期間費用明細表的編制
7.5.2 期間費用明細表的分析
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