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證券市場分析》共由四篇(十三章)組成:證券市場基礎知識篇、證券市場基本分析篇、證券市場技術分析篇、行為金融和證券投資組合篇。每章章首附有“學習目標”和“導讀案例”,每章章末附有“本章小結”和“自測題”。另外《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證券市場分析》還配有多媒體教學課件。
《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證券市場分析》可以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主干課程的教材,同時也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工商管理類專業,以及MBA、相關培訓課程的教材,還可作為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參考教材和普通投資者提高市場分析能力的閱讀材料。
《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系列:證券市場分析》特色: ·前瞻性與基礎性相統一:跟蹤學科發展最新動態,注重學科基礎知識和行業規范,精選前沿、基礎、核心內容。 ·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相統一:按照教學要求策劃組織教材,充分考慮專業內容更新,體現教學改革的變化和進展。 ·綜合性與針對性相統一:不僅講解知識,還針對專業領域應用的迫切需要,提供了與理論相結合的應用實例。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史,證券的產生由來已久,但證券的出現并不標志著證券市場同時產生,只有當證券的發行與轉讓公開通過市場的時候,證券市場才隨之出現。因此,證券市場的形成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和經濟基礎。證券市場形成于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它的出現可歸因于三點:首先,證券市場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必然產物;其次,股份公司的建立為證券市場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再次,信用制度的發展促進了證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回顧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證券市場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西歐。從1602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開始,證券市場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證券市場經歷了形成、發展和完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證券市場的形成階段(17世紀初—18世紀末)。主要特點是:信用工具很單一,主要是股票、債券兩種形式;證券市場規模小,主要采用手工操作;證券市場行情變動較大,投機、欺詐、操縱行為十分普遍;證券市場較分散,立法也很不完善。第二階段是證券市場的發展階段(19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主要特點是:股份公司逐漸成為經濟社會中的主要企業組織形式;有價證券發行量不斷擴大,已初具規模;一些國家開始加強證券管理,引導證券市場規范化運行;證券交易市場得到了發展。第三階段是證券市場的完善階段(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著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資本主義各國經濟開始逐步恢復和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呈現了增長態勢,證券市場也迅速恢復和發展。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證券市場出現了高度繁榮的景象,證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證券交易日益活躍。證券市場運行機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新特點,主要有:金融證券化、證券市場多樣化、證券投資法人化、證券市場法制化、證券市場網絡化、證券市場國際化、金融創新不斷深化等。
我國的證券市場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獨特的特點,即舊中國的證券市場與新中國的證券市場之間沒有直接的繼承和延續關系,其市場發展狀況也存在著很大差異。舊中國的證券市場歷史悠久,其間幾經波折,幾起幾落,它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清末,“復蘇”、“繁榮”和“衰亡”于民國。新中國成立后的20多年中,我國不存在證券市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閑散資金日益增多,而同時由于經濟建設所需資金的不斷擴大,經濟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在這種經濟背景下,我國的證券市場應運而生。我國證券發行市場的恢復與起步是從1981年國家發行國庫券開始的,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始于1986年的場外交易市場的形成,1990年11月26日,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91年4月11日,我國另一家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營業。兩家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由分散的場外交易進入了集中的場內交易。
證券市場分析作為證券投資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起源于美國、英國等金融發達國家。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共產生三大流派:其一是基本分析流派(西方的主要流派),體現以價值分析理論為基礎、以統計方法和現值計算方法為主要分析手段的基本特征,主要假設為:“股票的價值決定其價格”、“股票的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其二是技術分析流派,指以證券的市場價格、成交量、價和量變化及完成這些變化所經歷的時間等行為,作為投資分析對象與投資決策基礎的投資分析流派。主要假設為:市場行為包含一切信息,價格沿趨勢移動,歷史會重演。其三是心理分析流派,它以行為金融學原理為指導,分析人的心理和情緒,對投資決策、投資品的定價以及市場發展趨勢的影響,主要進行個體心理分析和群體心理分析。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社會對證券投資理財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證券投資理財知識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如何培養證券業從業后備人才、提升證券業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以及提高廣大投資者自身素質,是個十分重要且緊迫的問題。本書的編寫正是為了適應這一需求。
本書共四篇:第一篇為證券市場基礎知識篇,包括證券市場總論、股票基礎知識、債券基礎知識和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等內容;第二篇為證券市場基本分析篇,包括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及區域分析、公司分析等內容;第三篇為證券市場技術分析篇,包括技術分析概論、常用技術分析理論、K線形態分析、常用技術指標等內容;第四篇為行為金融和證券投資組合篇,包括證券市場心理面分析、證券市場投資組合理論等內容。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特點:①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把握證券市場分析的基本原理,反映當前證券市場分析的學科特點,突出證券市場分析的重點,將理論知識和現實市場結合起來;②應用性強。通過對證券市場分析的各種理論和方法進行充分的比較,便于讀者(學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證券市場分析理論與方法的適用性和優缺點,從而幫助讀者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判斷;③深入淺出。通過使用大量的表格和圖解,并列舉大量的具體案例,從而有利于讀者對證券市場分析理論和方法的理解與運用;④反映最新理論和應用成果。書中專門辟有一章,系統介紹心理分析在證券市場分析中的地位與實際運用。本書將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新變化、新情況寫入書中,不但可使讀者掌握新的知識點,而且還能提高讀者對證券市場的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相關領導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合肥工業大學教務部和經濟學院的支持和幫助。本書各章的編撰人員是:張本照(前言、第一章);蔣有光(八、九、十、十一、十二章);汪文雋(第二、十三章);黃順武(第三、四章);孫紅燕(第五、六章);張根文(第七章)。全書由張本照教授制定編寫計劃,張本照、蔣有光、汪文雋最終通稿完成。另外,秦晨、曹明鳳等產業經濟學和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幫助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杜燕君、石岳等研究生幫助進行了文字校對工作。在此,對以上相關支持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大量的相關文獻,除了在書中注明外,還在書后列出了主要參考文獻,在此對這些作者和網站資料收集者、提供者表示衷心感謝。若有遺漏,萬望見諒。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難免有很多不成熟的觀點和粗糙之處,敬請證券界專家和廣大讀者雅正并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于進一步修訂。
編 者
第一篇 證券市場基礎知識篇
第一章 證券市場總論
第一節 證券市場概述
一、證券與證券市場
二、證券市場參與者
三、證券市場的產生和發展
四、當代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
五、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概況
第二節 證券發行市場
一、證券發行市場
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準備和保薦核準程序
三、首次公開發行的操作程序
四、債券和基金的發行與承銷
第三節 證券交易市場
一、證券交易概述
二、證券經紀業務
三、證券自營業務
四、資產管理業務
五、清算與交收
第四節 證券市場監管
一、證券市場監管概述
二、證券市場監管的目標與原則
三、證券市場監管體制
四、信息披露監管
五、證券交易監管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二章 股票基礎知識
第一節 股份公司概述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其與有限責任公司的異同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結構
第二節 股票的概念、特征和分類
一、股票的基本概念
二、股票的基本特征
三、股票的分類
第三節 股票的功能
一、股票對于發行者的基本功能
二、股票對于購買者的基本功能
第四節 股票的價值和價格
一、股票的價值
二、股票的價格
第五節 股票價格指數
一、股票價格指數的定義
二、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
三、股價指數的計算方法
四、中外主要股價指數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三章 債券基礎知識
第一節 債券概述
一、債券的概念與特征
二、影響債券價值的因素
三、債券與股票的比較
第二節 債券的類型
一、債券的分類
二、政府債券
三、金融債券
四、公司債券
第三節 債券的評級制度
一、債券評級的依據和內容
二、債券評級的程序
三、債券評級的分析內容
四、債券等級的劃分
第四節 債券的利率期限結構
一、即期利率和遠期利率
二、收益率曲線的含義和形狀
三、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第五節 債券的基本價值評估
一、債券估值原理
二、債券報價與實付價格
三、債券估值模型
四、債券收益率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四章 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
第一節 證券投資基金概述
一、證券投資基金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特點
三、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的區別
第二節 證券投資基金的作用與分類
一、證券投資基金的作用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分類
第三節 證券投資基金的當事人
一、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
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三、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
四、證券投資基金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證券投資基金的費用、收入與風險
一、證券投資基金的費用
二、證券投資基金的收入及利潤分配
三、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風險
四、證券投資基金的信息披露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第二篇 證券市場基本分析篇
第五章 宏觀經濟分析
第一節 宏觀經濟分析概述
一、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
二、宏觀經濟分析的方法
第二節 宏觀經濟指標
一、國民經濟的總體指標
二、投資指標
三、消費指標
四、金融指標
五、財政指標
第三節 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
第三篇 證券市場技術分析篇
第四篇 行為金融和證券投資組合篇
自測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