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勞動經濟學--框架與方法》以勞動力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勞動力市場各參加者如何相互作用決定勞動力資源配置問題。書中包括勞動力供給、勞動力需求、勞動力市場、教育培訓、工作搜尋、勞動合同、失業和勞動力政策等內容。本書以新古典經濟學為理論依據構建起整體框架,將勞動經濟學主要研究內容涵蓋在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之下,以優化方法為基準研究方法,以數理推導演繹個體行為路徑傳遞經濟思想。
本書適合大學本科高年級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生閱讀。
本書從設計到完稿歷經兩年時間。初始設想是寫成一本原創性的研究生用勞動經濟學教材,以統一的理論體系建立起研究框架,在每個主題中體現出基本數理建模方法,將基本經濟學思想融合在不同主題中。書稿完成后再看,由于著者能力和時間有限,本書只做到對經典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著作及研究論文的一個梳理和呈現,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希望在日后能做出更好的改進。
好在本書還是有自己的特點的。具體體現在:第一,以新古典經濟學作為統一的理論體系闡述勞動經濟學主體研究內容,呈現勞動經濟學基本研究框架。第二,在每章內容中將理論最初始出處標注在相應位置,讀者在該處如有異議或者想進一步深入研究該問題可直接參考原論文和原著作。第三,涉及數學工具部分,書中在相應位置給出參考資料推薦,閱讀完這些參考資料足以應對本書中相關數理方法及推導過程,也基本可以讀懂大部分經濟學著作和研究論文。第四,書中基本沒有體現勞動經濟學各主題經驗研究的內容,為了彌補這部分不足,在思考題中推薦該主題相應經典經驗研究論文,讀者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及對數理模型、經驗研究的理解有選擇地進行閱讀。
感謝科學出版社的同志,沒有你們的耐心和負責本書就不能順利付梓出版。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71541023)、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課題(編號:20132332120001)的支持。感謝哈爾濱商業大學勞動經濟學學科團隊的資助,以及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及勞動經濟學學科團隊同仁的幫助。感謝我們的學生崔樂、代文倩、侯昊天、李欣、林佳磊、阮夏麗、夏新宇、于婉瑩、張恒、張慧敏、鐘振東對書稿的耐心校對。最后的感謝留給我們的家人,是你們的支持使得本書順利完成。
最后要說的是,盡管多次校對了書稿,但對于書中有可能出現的疏漏著者理應擔起責任,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勞動經濟學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二節 勞動經濟學相關概念
第二章 勞動力供給
第一節 個體勞動力供給
第二節 勞動力供給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
第三節 家庭勞動力供給
第四節 跨期勞動力供給
第三章 勞動力需求
第一節 短期與長期勞動力需求
第二節 替代效應與規模效應
第三節 研究中常用的幾個函數
第四章 勞動力市場
第一節 勞動力市場的一般分析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與補償性工資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