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7章,第1-8章圍繞軟件測試基礎理論進行闡述;第9章開始引入性能測試,在后續章節中描述了性能測試原理、應用領域、團隊建設、測試工具、需求分析、Web性能測試等內容;第9-11章分別闡述了軟件性能測試的基礎理論、應用領域和團隊建設;第12章針對性能測試工具原理進行介紹;第13-16章以性能測試流程為主線,對性能測試需求分析、測試腳本編寫、測試場景設計與執行以及測試結果分析的技術要點分別做出了詳細介紹;第17章針對性地介紹了Web前端性能。
“性能測試”是什么?很多人即便沒有從事過性能測試工作,也大都聽說過這個名詞。然而從企業實踐的角度,究竟什么是軟件性能?軟件測試中的性能測試應該如何開展?對于性能進行測試要通過哪些指標來著手?
當今社會,電子商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名詞。大家都有網購的經歷,也都通過電子銀行進行賬戶管理。然而,涉及金錢,就不能不對安全性多加關注。舉個例子而言,客戶在銀行存款,存款額度不能無緣無故減少,并且交易記錄可查,這是最低標準。不能說因為某次交易量過大,發生系統崩潰,所有數據永久性丟失,這是極為嚴重的災難。性能測試就做這些,它的關注點已經不再是軟件是否實現什么樣的功能這樣的層面,它關注的是客戶的交易感受是否迅速、在突然增加巨大交易量的前提下系統是不是能夠從容應對等問題,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會知道這涉及性能測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負載測試及壓力測試。這里只是舉出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實際性能測試的內容要多得多。
對應用系統本身性能的關注和軟件性能的復雜性催生了專門的“性能測試工程師”這一職位。根據一些業內人士的統計,“性能測試工程師”無論從升職空間,還是薪資標準上都不亞于開發人員。從國內從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指標來看,國內的性能測試人員缺口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能夠統籌規劃、承擔大型系統性能測試工作的人員更加稀少。
軟件性能測試是十分復雜的過程,它涉及的因素十分龐雜,包括網絡環境、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業務邏輯的實現方式、系統采用的架構、代碼優化速度、使用者的使用方式都會對軟件的性能表現造成影響,在這種局面下,性能測試的開展是十分不易的。
本書面對這種挑戰,將從性能測試的各個方面展示性能測試的原理,實施過程等內容,力求全面而又系統地闡述企業性能測試的過程,使讀者具備性能測試實踐的能力。
1. 本書特色
本書以軟件測試的基本概念為出發點,講述軟件測試的基本原理。在使讀者具備測試理論的知識儲備之后,引入性能測試。從性能測試基礎理論,到性能測試的工具、應用以及團隊建設等方面,系統而又詳實地介紹性能測試。本書的行文得到了測試專家Kern Zhang的許多寶貴指導意見,相信是性能測試學習者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2. 本書組織
本書第1~第8章圍繞軟件測試基礎理論進行闡述,從第9章開始引入性能測試,在后續章節中描述了性能測試原理、應用領域、團隊建設、測試工具、需求分析、Web性能測試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本書由李千目主編,陶傳奇、劉曉遷、陸建峰、許春根任副主編。何光明、王珊珊、盧振俠、石雅琴、楊橙、陳莉萍、陳鳳、曹冬梅等也參與了本書的部分編寫工作。
編者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