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故事說哲理,用哲理講醫理,形式生動活潑,內容簡單實用,是一本雅俗共賞的醫學科普書。書中分析了黃帝內經中的哲學原理的醫學應用,還講述了中醫靜養方法、情志調理方法以及如何正確看待好的治療方法等內容
用故事說哲理,用哲理講醫理,形式生動活潑,內容簡單實用。
零基礎讀懂《內經》,并運用內經醫理及哲學原理指導養生和生活。
是一本雅俗共賞的醫學科普書。
中醫是在中國古代哲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較為完善的醫學體系,其代表著作《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不僅記載了豐富的醫學內容,還蘊含了許多實用的哲學原理,通過哲學原理進一步指導醫學理論與實踐。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闡述《內經》的順應原理、漸進原理、反佐原理、中和原理、靜養方法、情志調理方法、如何辨別養生方法的優劣,附《內經》知識問答及養生哲學小故事,使讀者能零基礎讀懂《內經》,領會《內經》醫理,并運用內經醫理及哲學原理指導養生和生活。
謝正紅,主治中醫師,碩士,廣東省名中醫師承弟子,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并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仲景醫學一年,研究方向為中醫普及和經方應用,發表反應點論文五篇,主編《一按就靈:穴位養生祛病法》獲佛山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著作獎。
蔣麗霞,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第一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省名中醫師承項目導師,出生醫學世家,佛山市十三五重點專科及順德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獲鄧鐵濤中醫醫學獎、佛山科技進步獎等。
第 一
章 順應原理 / 1
第一節 順應原理
從之則疴疾不起【揠苗助長】 / 2
第二節 專一原理
治之極于一【動物拉車】 / 4
第三節 二分原理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紅樓夢談陰陽】 / 6
第四節 分級原理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楚弓楚得】
/ 8
第五節 整體原理
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盲人摸象】 / 10
第六節 扶正原理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除雜草】 / 12
第 二
章 漸進原理 / 15
第一節 漸進原理
許多疾病都是積微之所生【鐵杵磨成針】 / 16
第二節 預防原理
上工治未病【扁鵲見蔡桓公】 / 18
第三節 簡易原理
奇之不去則偶之【庖丁解牛】 / 20
第四節 有毒無害原理
毒藥攻邪【李時珍治腹瀉】 / 22
第 三
章 反佐原理 / 25
第一節 反佐原理
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鬧中取靜】 / 26
第二節 換位原理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地獄與天堂】 / 28
第三節 小害有益
通過小損傷來調節機體是針灸原理之一【甜蘋果】 / 30
第四節 畏懼有益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割肉自啖】 / 32
第五節 認識假象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呆若木雞】 / 34
第六節 無為而為
為無為之事有利于健康 【無用之木】 / 36
第 四
章 中和原理 / 39
第一節 中和原理
上工平氣【獻貂皮】 /
40
第二節 適度原理
生病起于過用【躁進反退】 / 42
第三節 極變原理
物極謂之變【欹器的啟示】 / 44
第四節 適可而止
衰其大半而止的用藥原則【畫蛇添足】 / 46
第五節 制約原理
亢則害,承乃制【狼與鹿】 / 48
第六節 調和原理
和而不爭 【蝸角之戰】 / 50
第 五
章 靜養 / 53
第一節 靜養
清凈則志意治【尋找懷表】 / 54
第二節 內守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蘇軾的養生之道】 / 56
第三節 仁之用
主明則下安【晏子諫齊景公】 / 58
第四節 潛陽
陽入之陰則靜 【蓄魚置介】 / 60
第五節 應物不累
恬憺之世,邪不深入【抱女過河】 / 62
第 六
章 情志調理 / 65
第一節 內無思想之患
不去評價可以減少思想之患【調皮的小和尚】 / 66
第二節 得神者昌
專注于當下事物可減少思想之患【砍柴擔水做飯】 / 68
第三節 不懼于物
恐懼危害健康【霍烈拉的故事】 / 70
第四節 思勝恐
《內經》減少恐懼的方法 【咕咚來了】 / 72
第五節 怒則氣上
大怒有害健康【憤怒的狗熊】 / 74
第六節 無恚嗔之心
《內經》有許多調理易怒的方法【孔子畏于匡】 / 76
第五節 好有不同層面
《內經》的治病方法有不同層面【學佛的流浪漢】 / 88
第 八
章 《內經》有關言行的論述 / 91
第一節 言古合今
經驗對于疾病的防治有借鑒意義【蜜蜂投窗】 / 92
第二節 比類自明
醫生的語言要通俗易懂【求救兵解圍】 / 94
第三節 祝由而已
《內經》認為語言是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第六顆鉆石】 / 96
第四節 非其人勿言
《內經》認為醫患溝通語言要謹慎【一年三季】 / 98
第五節 正行無問
《內經》指導我們要對中醫有信心【邯鄲學步】 / 100
第 九
章 《內經》知識問答 / 103
第一節 精氣神 /
104
第二節 經絡 / 107
第三節 藏象 / 111
第四節 全息 / 114
第五節 四氣五味 /
116
第六節 針灸 / 119
附篇 養生哲學小故事 /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