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現階段文藝創作有高原缺高峰,《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高峰,馬瑞芳教授四十年之心血,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深入剖析了聊齋藝術成就取得的多方成因。
《聊齋藝術高峰論》是從馬瑞芳教授代表作《聊齋志異創作論》的基礎上修訂完善而成,馬教授在文字上作了修訂,增加了新內容,如《聊齋志異》的人物命名規律、諾貝爾文學獎和聊齋志異等章節。引文方面,《聊齋異志創作論》引文是 三會本,本書依據仁篤行的《全校會注集評〈聊齋志異〉》重新作了校訂。編校上,《聊齋志與創作論》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改正了文中的錯字、別字等編校訛誤使之更符合現代語法的規范。
本書從神思編、人物編、詞章編三部分探討《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反映出馬瑞芳教授對聊齋研究的新高度。該書博古論今、新意頻出、筆力灑脫、文采斐然,可以使讀者充分領略一代學人的魅力風采。
*聊齋紅樓,一短一長,千古絕唱,萬世流芳!李希凡
*本書集馬瑞芳聊齋研究40年之大成,是馬教授費時*長、用力*深的作品,受到吳組緗、程千帆先生的指導與好評。
*馬瑞芳講《聊齋》,自從上線就雄踞喜馬拉雅FM APP精品榜,點擊量超過1000萬。
*封面為絲綢紙、設計風格蘊藉婉約;異型16開本、優雅從容;內文為雅致紙,進口油墨印刷,印制精良,可閱讀、可收藏,帶給您高端精致的閱讀體驗!
馬瑞芳,1942年生,山東青州人。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榮譽委員。
主要學術著作有《幻由人生:蒲松齡評傳》《馬瑞芳說聊齋》《從<聊齋志異>到<紅樓夢>》《中國古代小說構思學》等近二十部,長篇小說《藍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以及散文集《學海見聞錄》《煎餅花兒》《百家講壇:這張魔鬼的床》等十余種。曾獲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全國紀實散文獎、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創作散文一等獎、全國女性文學創作獎、全國女性文學理論創新獎等,多次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