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化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民族經濟形態(tài)以及其他生存環(huán)境相適應,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著許多各各相異的特殊性質,展示著各自文化的民族歷史品格。異質文化,是孕育、生成與發(fā)展其美學思想審美特性的土壤。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民族文化而異,中西方美學各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和審美范式、審美特色。故而,研究中國古代人生美學思想,需要深入地探討其賴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異質性,由文化異質性到美學生成演化的整體結構,再到源流趨向,即美學的具體問題。
李天道: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yōu)秀專家、四川省文科二級教授、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四川師范大學首批博士生導師、特聘教授,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四川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曾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其中獲四川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一次;四川省文學獎一等獎1次;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七次;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80余篇,并且在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專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