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一些時期,一些地方出現不同程度的生態退化。我國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加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與城鎮化高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不可避免會擠占自然生態空間,對自然生態產生較大壓力。面對較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八大以來,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必然要求投資于生態系統,增加生態資本,經過近二十年多年對自然生態的持續大規模投資,我國生態系統,特別是陸地生態系統質量得到穩步提升。本書把生態資本加入生產函數,對經濟增長理論進行拓展,在一個增廣MRW模型框架下,對生態資本的經濟增長效應進行理論分析;應用面板數據實證檢驗生態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效應與作用機制;對是否存在生態資本經濟增長效應的差異性進行實證分析;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對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的有效實現途徑及其影響因素展開探索,并對三個不同地理空間尺度典型樣本的實踐經驗進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