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2003年抗擊非典以來我國應急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總結了有關行業和地方的實踐、經驗與啟示;分析了我國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并且放眼全球,研究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應急體系建設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從七個方面提出了我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的具體建議。《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支持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研究”項目成果,編寫組由國務院參事、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同志帶領,一批在應急管理理論與實踐方面具備豐富經驗的專家和領導付出了辛勤勞動。所以,《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是應急體系建設親歷者的共同認識和思想結晶。
《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適合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干部,應急管理相關部門領導、工作人員,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所有關心我國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讀者閱讀。
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支持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研究”項目成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此課題的目的是瞄準國家加強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戰略需求,為政府換屆和行政體制改革及時提出有關政策和建議而開展的,同時,也是針對2013年度“重點支持項目”之四——“新時期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和模式重構”進行的一些先期工作。
“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研究”于2012年7月開題,2013年1月通過評審并結題,歷時半年。在國務院參事、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同志的帶領下,組成了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軍隊、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專家共同參與的研究團隊。課題組基于我國2003年抗擊非典以來“一案三制”為核心內容的應急體系建設的實踐,先后赴北京、貴州、四川、陜西、廣東、遼寧、山東等地進行調研,走訪了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等有關部門單位,召開了六次課題組全體會議,重點分析了我國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選取典型國家和地區,對比分析了其應急體系的演變路徑、現狀及啟示,研究了多層級、多部門、多主體的應急體系的構建思路,探索了跨時域、跨地區、跨職能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出了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和應對模式。
2012年8月和12月,課題組依據研究成果及時向國務院領導報送了《關于加強我國應急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關于進一步搞好我國應急管理頂層設計的建議》,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并做了重要批示,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了落實和部署。加強應急管理越來越成為全面履行政府職責的重要體現、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人民群眾的重要期盼、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自2003年抗擊非典以來,以“一案三制”為核心內容的中國特色應急體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經受住一系列重特大突發事件的考驗。當今各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的、國內的和國際的、常規的與非常規的突發事件交織并存,應急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進一步搞好我國應急管理的頂層設計,迎接公共安全的風險與挑戰。
本書所載內容是截至2012年年底的國內外應急管理和應急體系建設情況,在此之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長治久安,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時間和篇幅有限,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最新進展將在今后的著作中再行論述和討論。
查看全部↓
《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2003年抗擊非典以來我國應急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總結了有關行業和地方的實踐、經驗與啟示;分析了我國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并且放眼全球,研究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應急體系建設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從七個方面提出了我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的具體建議。《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支持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研究”項目成果,編寫組由國務院參事、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同志帶領,一批在應急管理理論與實踐方面具備豐富經驗的專家和領導付出了辛勤勞動。所以,《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是應急體系建設親歷者的共同認識和思想結晶。
《中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頂層設計》適合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干部,應急管理相關部門領導、工作人員,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所有關心我國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