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一點兒也不深奧,你我身邊每一刻都在發生行為的設計和干預:
??* 漫長的機場等待:因服務周到而出名的休斯敦機場,為了緩解旅客等待行李的煩躁情緒,沒有讓行李傳送帶運轉得更快,而是讓人們走更遠才能到達等行李的地方,這讓人們覺得等待的時間變短了。
??* 缺勤的空乘:對于專業性高的工作,盡早請假是更可取的行為。怎么做才能避免空乘臨時請假?早請假的空乘可以填寫簡單的請假表格,臨時請假的空乘則須填寫復雜的請假表格,并且將表格向全員公示。
??* 谷歌零食罐:谷歌因大規模采用書中的策略而聞名,在其辦公室里,糖果被放在不透明的容器里,水果和堅果被放在透明的容器里。7周之后,員工總計少攝入了310萬卡路里。
“干預”正是幫助我們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營銷就是要讓大量消費者產生購買商品的行為,以達到商品熱銷的目的。運營就是要讓大量用戶產生使用產品的行為,以達到產品使用量增長的目的。說服就是讓對方認同你并按你說的行動;自律就是控制自己的行為。干預設計過程往大了說,可以帶來全球范圍內的趨勢改變;往小了說,可以改變你身邊的人吃垃圾食品的習慣。
本書專為產品經理、設計師、市場營銷廣告創意產業打造,每一個跟用戶行為打交道的人,都值得將本書奉為案頭指南。對于想要了解行為設計科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也將讓你對自己、對當前的熱門產品有更深刻的認識。
\"聯合國、谷歌公司都在學習的行為設計理論。微軟行為科學家帶來的創新理念,好的產品設計無須解釋,像鉤子一樣讓目標對象 “乖乖跟你走”。適合產品經理、設計師、市場營銷、廣告創意產業,《上癮》《選擇的悖論》作者聯合推薦
從我們為何下單到我們如何行動,微軟行為科學家揭秘產品設計如何改變人類行為。\"
馬特· 沃拉爾特( Matt Wallaert )
微軟公司行為科學家、微軟創投總監。為聯合國、新創企業與《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演講達數百場。
沃拉爾特認為,成功的產品和服務都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無論是用手機打車還是戒煙。企業應該將消費者的行為變化當作預期成果( 即目標),以著手了解“ 目標人群想要做什么”,以及“ 為什么他們還沒這樣做”,接著便可打造相應的產品或服務來填補這段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