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廣州作為研究的地域,以改革開放后海外鄉親對廣州公益事業的捐贈為主線,以歷史學、倫理學、文化學、人類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方法論指導,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利用文獻分析法、個案分析法與比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討了海外鄉親慈善捐贈的理念、動機與行為系統,對海外鄉親慈善捐贈進行了理論建構;其次,論述了海外鄉親在廣州慈善實踐的歷程、內容、特點和影響,比較分析了海外鄉親在以越秀區為代表的都市僑鄉和以番禺區、白云區、花都區為代表的鄉村僑鄉慈善的共性與個性,評價了海外鄉親慈善捐贈的當代價值;最后分析了海外鄉親慈善捐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海外鄉親慈善捐贈事業的政策建議,預測了新世紀海外鄉親在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前景。本書以跨學科的多視角全面和整體性地研究海外鄉親的捐贈活動,對僑鄉乃至中國慈善事業的研究作一些有益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