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機制研究”(項目號13CGL142)的最終成果。
本書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從總體上闡述研究的背景、意義和國內外研究現狀,回顧了保障性住房退出問題的相關理論;第二,梳理了中國現行保障性住房體系的構成及運行情況,明確了保障性住房退出及退出機制的含義和基本內容、建立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的必要性及退出機制的主要功能,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國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的主要目標和退出機制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第三,考察了典型國家和地區實施的公共住房退出政策,并總結分析了對中國的啟示;第四,梳理了目前我國(典型城市)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政策安排,分析了現行退出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考察了我國兩類保障性住房退出制度在實踐中的運行情況和面臨的主要困難;第五,從理論上分析了租賃型保障性住房租戶退出意愿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利用相關調研數據對租戶退出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租賃型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的基本構想;第六,研究了現行產權型保障性住房的產權性質及缺陷,探討了優化產權型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的基本思路;第七,基于未來中國保障性住房體系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我國保障性住房退出長效機制的基本構想,并探討了構建綜合性的確保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有效運行的支持體系。
胡晶晶,女,經濟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1999-2003年就讀于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基地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3-2006年就讀于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6-2009年就讀于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收入分配、住房保障。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保障性住房退出機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公共租賃住房的配租機制研究”等多項***及省部級研究項目;出版專著《公共租賃住房配租機制研究》;在《財貿經濟》《財政研究》《經濟管理》《光明日報》等報紙、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有1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6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