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測量與遙感》系統講述了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基本原理和作業過程,主要內容包括影像信息獲取及其基本知識、單張航攝像片和航攝立體像對解析、立體測圖原理及方法、解析空中三角測量基礎、數字攝影測量基礎、數字高程模型、像片糾正原理與正射影像圖、攝影測量外業工作及遙感技術基礎知識。
《攝影測量與遙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測繪工程專業攝影測量課程的教材,對從事測繪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當今中國正處于國家信息化大潮之中,國家要通過推進信息化,促進現代化,加速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正是在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促使測繪信息化的發展。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諸如時間、空間、屬性這類地理空間信息或者說廣義測繪信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測繪學科和行業在國家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需求,測繪正開始步入信息化測繪新階段。由此對測繪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大大提高了服務社會的能力,也為我們測繪行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能型測繪專門人才。他們在全國測繪生產、企業部門,形成一支強有力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國的高職高專教育正處于探索和改革的重要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重點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要努力抓好實踐教學和基礎課兩個課程體系建設,并使兩個體系相互交融。通過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讓專業與職業有效結合,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與市場需求的吻合度,增強就業競爭能力。因此在我國當前的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學改革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突出“工學結合”,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理念逐漸成為主導。
為了更好地配合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開發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高職高專教育測繪類專業課程體系,加快培養能夠滿足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測繪類高技能實用人才,測繪出版社組織全國30多所高職高專院校中在教學一線工作的骨干教師和生產單位的專家,結合目前測繪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及社會實際生產的技能需求,編寫了這一套兼顧通用性與特色、適合高職高專教育測繪類專業的通用教材。
該套教材以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總體要求為指導,從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出發,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將生產中的實用技術、新技術更多地融入教材內容,很好地使行動導向與理論導向有機地結合,貫徹“工學結合”的編寫主旨,表現出體系完整、聯系緊密、通用性強、實用性好的特點,既適合高職高專教育測繪類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必將在推動測繪學科建設、促進高職高專教育測繪類專業教學改革和加快測繪高技能實用人才的培養等諸多方面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1章 緒論
1.1 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定義、任務及發展
1.2 攝影原理與航空攝影機
1.3 航空影像的獲取及空中攝影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
第2章 單張航攝像片解析
2.1 中心投影的基本概念
2.2 攝影測量常用坐標系統
2.3 航攝像片的內外方位元素
2.4 空間直角坐標系之間的變換
2.5 中心投影構像方程及單張像片空間后方交會
2.6 航攝像片的像點位移與比例尺
思考題
第3章 航攝立體像對解析
3.1 立體觀察與量測
3.2 航攝立體像對的基本概念
3.3 立體像對的前方交會
3.4 立體像對的相對定向元素和立體模型的絕對定向元素
3.5 解析法相對定向和絕對定向
思考題
第4章 立體測圖基礎
4.1 立體測圖概述
4.2 模擬法立體測圖原理
4.3 模擬法立體測圖作業及儀器簡介
4.4 解析測圖儀
思考題
第5章 解析空中三角測量基礎
5.1 解析空中三角測量概述
5.2 航帶法解析空中三角測量
5.3 獨立模型法解析空中三角測量
5.4 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測量
5.5 解析空中三角測量的作業過程
思考題
第6章 數字攝影測量基礎
6.1 數字攝影測量概述
6.2 數字影像解析
6.3 影像匹配基礎知識
6.4 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思考題
第7章 數字高程模型
7.1 數字高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7.2 數字高程模型的建立
7.3 數字高程模型的應用
思考題
第8章 像片糾正與正射影像圖
8.1 航攝像片糾正的概念與分類
8.2 數字正射影像圖的制作
思考題
第9章 攝影測量外業工作
9.1 攝影測量外業的工作內容及工作過程
9.2 航攝像片判讀特征與判讀方法
9.3 像片調繪的基本知識
9.4 各類地形元素的調繪
9.5 像片控制測量
思考題
第10章 遙感技術基礎知識
10.1 遙感概述
10.2 遙感信息的獲取
10.3 遙感圖像處理
10.4 遙感圖像的判讀
10.5 遙感技術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1.1.1 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定義與任務
攝影測量與遙感是影像信息獲取、處理、提取和成果表達的一門信息科學。傳統的攝影測量學是利用光學攝影機攝取的像片,研究和確定被攝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性質和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和技術。它包括的內容有:獲取被攝物體的影像,研究單張和多張像片影像處理的理論、方法、設備和技術,以及將所測得的成果如何以圖解形式或數字形式表示出來。
攝影測量的主要任務是測制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建立地形數據庫,并為各種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土地信息系統(land information system,LIS)提供基礎數據。因此,攝影測量在理論、方法和儀器設備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地形測量、地圖制圖、數字測圖、測量數據庫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影響。
攝影測量的主要特點是在像片上進行量測和解譯,無需接觸被攝物體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條件的限制。像片及其他各種類型影像均是客觀物體或目標的瞬間真實反映,人們可以從中獲得所研究物體的大量幾何信息和物理信息。
現代航天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攝影測量的學科領域更加擴大了。可以這樣說,只要物體能夠被攝成影像;都可以使用攝影測量技術,以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這些被攝物體可以是固體的、液體的,也可以是氣體的;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可以是微小的(細胞),也可以是巨大的(宇宙星體)。這些靈活性使得攝影測量成為可以多方面應用的一種測量手段和數據采集與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