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個體水平的心理彈性、群體水平的心理彈性、文化水平的心理彈性三個層面對心理復原力進行闡述。本書通過闡述上述方面的經典理論和前沿發現,幫助讀者認識到人類所具有的積極力量,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災難以及災后的康復過程。同時,讀者將習得培養心理復原力的多種方式,能夠做到幫助他人進行災后心理重建和康復。
王雨吟,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臨床心理學方向獲得博士學位,已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同時擔任多本學術期刊的審稿人。有超過10年的臨床干預經驗,累計個體和家庭咨詢治療時間超過1000小時,主要治療方向為家庭治療。
上編 個體水平的心理彈性
第1章 心理彈性概述
第2章 心理彈性的腦機制
第3章 積極改變:認知的作用
第4章 積極改變:良好的情緒調節
第5章 積極改變:心理彈性的行動機制
第6章 創傷后成長
第7章 感恩之心
第8章 自我悲憫
中編 群體水平的心理彈性
第9章 群體與社會支持
第10章 家庭彈性
下編 文化水平的心理彈性
第11章 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彈性
第12章 中國文化視域下的心理彈性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