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面臨著生存與健康問題的嚴重挑戰。殘疾人、老年病人和慢性病人的數量與日俱增,對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在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改革的逐漸深入對醫學科學的發展和傳統的醫療衛生制度都造成了持續不斷地沖擊。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也給醫學科學本身的臨床實踐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在康復醫學領域里,社會康復這一重要環節日益被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康復對象所重視,社會康復工作者在醫療機構和社區醫療中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殘疾人保障法》中指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殘疾人勞動就業統籌規劃,為殘疾人勞動就業創造條件。殘疾人勞動就業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針,采取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使殘疾人勞動就業逐步普及、穩定、合理。
對殘疾人集中安排就業,目前主要是國家和社會舉辦殘疾人福利企業、工療機構,按摩醫療機構和其他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分散安排殘疾人就業,是指國家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按一定比例將殘疾人吸收到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中去,并為其選擇適當的工種和崗位。自謀職業則是政府有關部門鼓勵和幫助殘疾人自愿組織起來從業或者個體開業。
興辦福利企業,發展福利生產,安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既是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的有效方法,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殘疾人事業的資金積累創造了條件,從而補充了國家對殘疾人事業撥款的不足。因此,隨著經濟政策的開放,各地都愿意大力發展福利企業,廣開就業門路。在殘疾人就業工作方面,民政部門是主管福利企業的政府職能部門,殘聯是半官半民的機構,安排殘疾...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社會康復學的產生及內涵
一、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二、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
三、醫療制度改革的需要
四、社會康復學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社會康復的意義
一、什么是社會康復
二、社會康復的目的及意義
三、社會康復的作用
四、殘疾人的潛力與創造性
第三節 社會康復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醫學社會學
二、醫學心理學
三、醫學倫理學
四、康復工程學
五、其他相關學科
第二章 殘疾與殘疾預防
第一節 人體的功能、評價及生存的要素
一、生命載體——人體的功能
二、人體功能的評價
三、人類生存的要素
第二節 生命的質量
一、健康與生活質量
二、生活質量的評價原則
三、生命質量與社會生活能力
第三節 殘疾是人類生存的代價
第四節 產生殘疾的社會因素
一、遺傳病
二、交通事故與意外傷害
三、運動傷殘
四、職業病
五、突發性災害與環境災害
六、愚昧與陋習
第三章 殘疾人的婚姻與家庭
第一節 殘疾人家庭的基本狀況
一、社會、社區與家庭
二、殘疾人的家庭結構
第二節 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