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智庫:影響和說服(第2版)》既教你如何影響別人,也教你如何說服他人。說服很重要,也很危險。如果你用錯誤的方法說服別人,那么你就失去了你的影響力。《經理人智庫:影響和說服(第2版)》將教會你如何同時說服并影響他人:人們會更愿意和你共事,而不是對你敬而遠之。
這不是一本廚藝書,沒有任何神秘的菜譜能為你調制出影響力和說服力的神奇菜式。不過你卻可以學習到一系列技能和技巧。書中每一個技能都用現實的例子來闡釋,每一章的內容都可以自由切換。它是一本獻給現實中的管理者的書,讓你成為更好的影響者和說服者。
喬·歐文,商業暢銷書作者、社會活動家和演說家.,他出版過多本管理方面的暢銷書,包括《超有效領導力》、《魔鬼影響力》和《成事》等等在其教學和寫作過程中,他幫助了數萬名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使他們掌握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CNN、BBC、《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以及許多雜志和報紙上都有他的專題節目。他經常受邀作專題演講,內容涉及領導能力、職場變化、組織機構、策略方案以及合作集團等方方面面。
第一部分 影響的十大支柱
第一章 有影響力的低聲細語:說服性談話
一、說服性談話:結構
二、說服性談話:結構流和情感流
總結
第二章 主動傾聽:兩只耳朵,一張嘴
一、開放且有針對性的問題
二、強化:咖啡館原則
三、釋義
四、對立
五、透露
總結
第三章 賺取影響力的流通貨幣:信任
一、價值對齊
二、信譽
三、風險
四、距離
總結
第四章 舉止得體
一、舉止得體
二、外表得體
三、談吐得體:節奏、空間、優雅
四、移情、專注、眼神交流
總結
第五章 三贏
一、重點在利益,而非立場上
二、提供選擇
三、構思一個故事
四、私下爭論,公開同意
總結
第六章 欲取故予
一、因人而異,而非相同對待,慷慨大方
二、有所得,而非不勞而獲,慷慨
三、量力而為,而非毫無節制
四、有所求,而非不求回報,給予幫助
總結
第七章 用正確的方式
一、書寫正確的劇本
二、理解并適應同事的風格
總結
第八章 織就網絡:建立責任增量
一、布設圈套
二、相互做出承諾
三、充分利用地盤
四、建立圈子:歸屬感、目的性和認可度
五、通過控制來獲取責任感
六、公開承諾,私下挑戰
總結
第九章 構建平臺
一、有影響力的人:借用他們的信譽和影響力
二、有影響力的地方:去權力所在地
三、對名譽的欲望:建立你的個人平臺
四、管理日程:有一個計劃
總結
第十章 將夢想變為現實
一、IPM日程安排
二、危機與機遇
總結
第二部分 實踐中的影響
第十一章 關鍵時刻
一、任務
二、接管一個新團隊或是接受一個新角色
三、預算
四、會議
五、展示
六、沖突
第十二章 影響力的謠言和事實
一、影響力:一種罪惡和四種謠言
二、影響力的實踐
三、學習影響力和說服的藝術
《經理人智庫:影響和說服(第2版)》:
我去拜訪另一位之前為我們工作過的印刷工,采用了建立默契的通常做法,問他一些開放性問題,之后他問:“我能為你做什么呢?”“坦白講,我對你的無所不能表示懷疑,我已經嘗試問了這兒附近的一些印刷工,他們都說做不到。
”這位印刷工問:“做不到什么?”聽上去他有點被冒犯,有人竟懷疑他的專業技能和做事的能力。
“好吧,”我帶著明顯不情愿的口吻說,“是這個傳單,仍然需要進行最終設計,明天上午之前要8000份,他們告訴我沒有人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廢物!”這個印刷工答道,有人竟懷疑他的能力,因此他現在義憤填膺。到此為止,他已完全投入到證明我錯了這件事中,并不惜任何代價。即使當他聽到那點可憐的預算時,他還是打算向我展示他能做的一切,他想證明我是錯的,也想證明他比鎮上的其他一切印刷工都好。
任務完成:傳單準時印完,符合預算,選舉成功。
對立并非與人爭執,而是讓人炫耀,讓他們展示自己有多棒,讓他們證明你是錯的。對立是一條強大的原則,適用于專業人士,他們通常十分熱衷于展示自己的專業才華。讓對立中沒有對抗的竅門是:客觀對待。避免說“我認為這不可能”或“我不相信這是真的”。那只會引起贏與輸的爭論,因為他們是專家,他們會贏。
我們是為了制造對立面,而不是沖突。獲得這種微妙平衡的關鍵是客觀對待對立面,可以這樣說:“其他印刷工說沒辦法完成”或“金融學認為這種利潤預期是錯誤的”……這樣做,你就能把責任和惡名轉嫁給別人:現在你們就可以共同努力證明世界上的其他人是錯的,你們成為了盟友,而非敵人。
五、透露一頓乏味的晚宴即將來臨。一位同事決定用下賭注來增添樂趣,她打賭在晚宴結束前能把大家聚到桌上,吐露他們是如何失去童貞的。這錢來得容易,我賭了一小筆,期待在晚宴結束時把錢收回來。沒有人會向陌生人透露如此私密的內容,不可能,絕不可能,永不可能。
在晚宴結束時,我在錢財上更加窘迫了,卻長了知識。我也透露了自己的一些隱私,不僅僅是那些明智的內容。
瑪利亞從她最擅長的人手:問人們開放性問題,通過表現出自己的興趣和同感來鼓勵其他客人講話。隨著晚宴的進行,人們不斷飲酒,她把對話稍微轉向更加淫穢的方面。偶爾,為了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她把個人的輕率行為不知不覺引入對話,為了競爭,其他客人會引入更加刺激的輕率行為,酒喝得越來越快,隱私也暴露得越來越快。
不可避免地,談話轉向了性,瑪利亞講述了一個有損自己形象的故事,其他人也跟著講。最后,也是十分自然地,她發現自己說出了怎樣失去童貞的事情,順利的是,其他人都跟著說了出來,帶著適當的放縱和修飾。在這些情況下,我不能再假正經,什么都不說,于是也當然隨大流,社交壓力讓自我暴露不可避免。
這個故事的寓意并不在于你通過告訴陌生人怎么失去童貞來影響他人,而是通過自己的自我暴露鼓勵別人去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一種微妙的藝術,可能會弄得很糟。
在社交活動中,經常會見到兩個大男子主義者像兩頭發情的雄鹿一樣打斗,他們通過公開競爭來一決高下,他們想要超過對方的趣聞逸事:誰度過了最有異國情調的假期,誰參加了最盛大的會議,誰認識最重要的人物,誰飛行的英里數最長。自我暴露需要更加微妙、更加謙虛,要說的足夠讓其他人想要自我暴露,讓他們通過告訴你更大、更好、更放縱的故事來“獲勝”。一定不要威脅或挑戰他們的故事,即使這些故事顯然有98%是虛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