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好評的暢銷著作《寬恕的能量》作者柯林?迪平的最新力作!一本幫助讀者認清自我、建立和鞏固良好人際關系、過上自己憧憬的人生的實用指南。
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我的生命有什么意義?為什么我的人際關系問題經常讓我頭疼?為什么我總是吸引相同的問題和同類型的人進入我們的生活?包括這些難題在內,本書為您一一解答了精神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我們解讀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經歷,幫助我們減少遭受到的痛苦,讓讀者明白每件事情的發生是我們人生精神旅程的必經之路,這些事情能幫助人們的心靈和精神得到進化和鍛煉。一旦我們意識到這個道理,我們就能夠在找到人生方向的前提下,通過人際關系深入探索和發現愛和精神的意義。
當我們的希望沒有實現,或我們的依賴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就會受困于失望和迷失的痛苦之中。因為在人類的世界里,愛的給予是有選擇性的,并且總是有條件的。你所能做的是盡力看到人們內心的美好、體恤他們、對他們寬容,接受他們本來的樣子。當然這也不是真愛。
難道真愛是一場騙局?
就像我們首先要知道黑暗才能體驗到光明,我們同樣必須接觸過與真愛對立的徹骨的傷痛,我們才能知道真愛到底是什么,才能全身心地體驗到真愛的含義。
真愛就是關于我們是誰以及什么塑造了我們的真相;真愛是讓我們在心靈層面上彼此聯系的能量。上天是真愛,我們是真愛,真愛是一切存在。因此,我們不必去尋找真愛,真愛就在我們內心深處。復歸于真愛就是要喚醒這樣的事實!我們就是真愛本身。
人類世界是我們的學校。人生是必修課程,我們每天都會學到許多與分離和萬物歸一相關的課程。其他人、我們的寵物和野生生物都是我們的老師。
通過觀察我們工作室里的人,我們發現,的確有可以識別很多人的生活模式:他們與不同的人一遍又一遍地書寫著同樣曲折的故事,以這種方式追加原生痛苦。如果他們在孩提時曾遭到遺棄,甚至只是感到自己被人遺棄了,那么在他們成年后,仍然會以某種方式被很多人遺棄。特別是那些在兒童時期曾經遭受過身體虐待的人,在他們的整個人生中也會體驗到類似的虐待,這種經歷會經常發生在他們身上。這是在強烈地暗示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時每刻的生活都是在演繹著我們的意識,并且有著心靈的目的。
我曾經宣揚:每次的重復都是在提醒我們原生創傷仍然沒有愈合,而完全寬恕的目的就是要治愈創傷。我現在依然倡導這一理念。對有些讀者來說,可能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無法面對我將向你展示的心靈之旅的模型。
但是,如果我堅信完全寬恕的原則,宣傳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沒有過錯可言,那么“治愈”這個詞就不是真正適用了,因為沒有什么可以治愈的。原生創傷是一些人的心靈做出的選擇,他們的父母為他們實施心靈契約提供了機會,此后每次重復的經歷也只是為了追加這種痛苦。所以,根據我的觀察,我創立了一個新的假設模型來解釋我們如何開始心靈之旅,以及我們為什么要開始這一個旅程。
柯林·迪平(Colin Tipping),英國倫敦大學教師、獲獎作家、享譽國際的演講家、暢銷書《完全寬恕》的作者,他和妻子一起創建了“Georgia CancerHelp Program”和“Together-We-Heal,Inc”,成立了徹底寬恕治療與訓練中心,在歐美等英語國家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譯者序
前言
第1部分 真愛與感情關系
第1章 什么是愛?
第2章 建立感情關系的目的
第3章 覺醒后的感情關系
第4章 你現有的感情關系
第5章 關于實踐問題的思考
第6章 重新協商感情關系
第7章 分手
第2部分 覺醒
第8章 覺醒的呼喚
第9章 新范式的出現
第10章 服務還是忍受
第11章 無論如何生活將繼續
第3部分 完全生活方式
第12章 完全生活
第13章 人間天堂的景象
第14章 展現一段新的感情關系
第15章 完全金錢意識
第4部分 徹底清除&打掃干凈
第16章 解構你的故事
第17章 否認某些信念
第18章 期望和評判
第19章 解釋和假設
第20章 愛你的投射
第21章 重新構建故事
第22章 撰寫三封信
第23章 讓你自己擺脫困境
第24章 為你的失去而悲傷
后 記
關于作者
什么是愛?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學遺產中,都有數以百萬計的歌曲、詩歌、故事等作品。而在這些被撰寫和演繹過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或多或少與愛有關。因此,如果有人問“什么是愛?”,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我們當然知道什么是愛。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嗎?
在前言中,我將“真愛”定義為在任何情況下都愿意去看、去感受的在萬事萬物中流淌的“神圣之愛”。但是只有在我們覺醒以后,當我們的視野超越了五大感官感受到的現實,當我們開始逐漸理解我們是誰以及我們來到世界上的原因之時,我們才可以感受到這種真愛的存在。我將會利用之后的篇幅再次討論這一話題,我會告訴你在我們覺醒之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于真愛”。
同時,讓我們來看一些對于不同種類的愛的描述,我們或許會認識這些愛,我們甚至曾經親身經歷過這些愛。古希臘人用四個詞來描述人們之間存在的不同種類的愛,雖然這些描述之間有些重疊之處,但是即使在今天,這種對愛的區分仍然具有借鑒作用。這四種不同的愛分別是圣愛(Agape)、情愛(Eros)、友愛(Philia)和親情之愛(Storge)。
圣愛是一種深刻而又持久的愛,它最能充分表達“真愛”的含義。這是互相愛慕的兩個人對彼此產生的一種強烈而又持久的愛,是一種深刻的、互相關心的愛,無論環境如何改變,這種愛會一直持續下去。對圣愛最貼切的描述就是無條件的愛。圣愛的源泉是真愛,真愛來自宇宙、萬事萬物,或者我們賦予的任何其他的名字(我這里用“天佑之愛”表示)。
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傾向于將圣愛完全等同于無條件的愛。因為這是一種百分之百的、不去評價、不去期待且無所保留的愛;此外,圣愛不附加任何條件。因此,無論發生何種狀況,無論對方看上去是多么不值得愛,圣愛也不會被撤回或拒絕承諾。愛或不愛,沒有折中。當你偏袒或者挑剔時,這份愛就不是無條件的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