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游”的學生游上來》是一本將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故事形式呈現(xiàn)的、可讀性非常強的教育工具書!蹲尅爸杏巍钡膶W生游上來》由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我與女兒的教育故事”。書中,作者著重對女兒在初高中時期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及學習當中遇到各種困難時如何進行引導和點撥的過程進行了回顧,希望更多的中學生也像女兒一樣“做一只目標明確的小船”“有計劃地高效率做事”、“如何排除學習和成長中的各種‘干擾’”、“學好副科、消滅偏科”“以照鏡子的方法找出學習中的模糊區(qū)域從而查漏補缺”,從而“讓成績和友誼與理想共舞”……從故事的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出,是作者在教育方式和方法運用上的“用心”和“有心”,成就了女兒的出類拔萃:中招時考入本地最好的重點高中;高考前提前半年被保送至國家重點大學、大學畢業(yè)即考入國家級新聞單位。第二部分:“我與學生的教育故事”。作者曾將一個班的八十個學生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畢業(yè)。作為教育者,她從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理念出發(fā),努力使每個孩子都健康陽光地成長。她帶領學生在班級創(chuàng)辦文學社、讓學生自己辦報并發(fā)行;讓學生當小老師給老師講課、給家長講課、舉辦新聞發(fā)布會、演講……這班學生升入各個中學之后,有很多成為了所讀學校的“上游”先鋒:有四個學生分別在四所重點中學排名年級第一;更多的學生排名班級第一、前五、前十;擔任班長、團支書的有十多個;有的擔任學校的社團團長;更多的學生在中學任學科代表。
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資深教師,白惠珠老師非常了解“教育”這兩個字的深刻內涵,她相信學生的潛力,并且知道如何去挖掘這種潛力。中游學生如何游上來?白老師在《讓“中游”的學生游上來》中提出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并且用真實故事作為例子,娓娓道來,說服力很強。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她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讓羞怯的人變得勇敢,讓驕傲的人學會謙虛,讓自卑的人變得自信,讓粗心的人學會細心,所以,不僅是中游的學生往上游,下游的學生往上游,上游的學生也要往上游。《讓“中游”的學生游上來》介紹的教育方法操作簡單而有效。尤其作者獨到的“間接教育”的藝術,像光澤的貝殼撒落在行文之中。本書以大量鮮活的實例,以及對這些實例的剖析,讓我們看到了施教操作的可行性、高效能。
著眼大多數(shù)學生朱永新在學校中,如果按照學習成績的分布,學生會呈現(xiàn)出紡錘形——拔尖的學生是這個紡錘形的尖頭,落后的學生是這個紡錘形的尾部,最為龐大的群體則是這個紡錘形的腰部:成績中游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成績既不落后,也不靠前;他們也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yè),但總是欠缺那么一點火候。他們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群體,努力一把,有可能沖進上游;懈怠一點,就有可能掉到下游。他們的未來也在優(yōu)秀與平庸之間搖擺,如果能夠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智商之外培養(yǎng)起良好的情商,那么進入上游的行列,成為優(yōu)秀學生的幾率必定大大增加。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更多地提倡抓兩頭,帶中間。這種方法關注的是上游的孩子和下游的孩子,主要途徑是防止上游的學生滑下來,促進下游的學生游上去,并且以此激勵和調動中游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許多學校,中游學生是老師們經(jīng)!耙暥灰姟钡。如此龐大的群體在老師的眼睛里消失了,教育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拿到白惠珠老師的這本書稿的時候,我是懷著好奇的心理閱讀的。我想走進她的班級,看看她如何把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傾注在自己的班級中;更想知道,她如何看待中游的學生,如何幫助中游的學生,又是如何處理中游學生與上游學生、下游學生的關系。因為,中游學生如何游上來,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實際上蘊含著很多重要的教育哲學命題。比如,如何定義中游的學生?中游到上游的距離有多遠?游泳能力如何獲得?怎樣才是處于上游?分數(shù)是否是最重要的考量標準?過去很多教育界人士進行過相關研究,但是成果并不顯著,而且缺乏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其中不乏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中游學生如何游上來?白老師在書中提出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并且用真實故事作為例子,娓娓道來,說服力很強。她一開始就提出,要相信孩子,用賞識來激發(fā)孩子的潛能,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有獨特個性的自己。接著,她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比如馬虎,比如急躁,比如拖延,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如關于學生中常見的拖拉問題。有父母問白老師:“我兒子每天的作業(yè)如果我不提醒不催促,他就不知道寫,寫的時候還磨磨蹭蹭的,摳東摸西的,你說這樣下去可怎么辦?”這個讓很多家長深感頭疼的問題,白老師的解決之道是讓孩子制訂計劃,提出明確目標,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同時要求父母以身作則,說到做到,雷厲風行,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有計劃做事的習慣,不僅對于學習有莫大的益處,對于性格的形成,生活的安排,事業(yè)的開拓,都有強大的助力作用,有時候甚至成為很關鍵的因素。其實,上游學生絕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學習成績好的分數(shù)尖子生。多年前我們在研究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時就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感、意志、理想、性格等對智力因素的影響,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是與時俱進的。白老師在實踐中也看到了這樣的事實:一個真正的上游學生,決不是只會做題的機器,而是高效安排自己的學習,嚴格自律,抵制無關誘惑,重視各種能力共同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所以,這本書不僅僅告訴你如何從學習成績上趕上來,而且還強調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優(yōu)秀的品德、習慣、個性,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讓中游的學生游上來,最關鍵的是基于對中游學生的無限期待和信任。這也是我們“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重要理念:無限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每個人體內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這些潛力一旦被開發(fā)出來,效果將是驚人的。白老師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資深教師,非常了解“教育”這兩個字的深刻內涵,她相信學生的潛力,并且知道如何去挖掘這種潛力。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她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讓羞怯的人變得勇敢,讓驕傲的入學會謙虛,讓自卑的人變得自信,讓粗心的人學會細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身處的位置不斷地向上游,到達人生的新高度。所以,不僅是中游的學生往上游,下游的學生往上游,上游的學生也要往上游。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有責任心的優(yōu)秀老師,把自己的根深扎在課堂和教室之中,關注和研究教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實實在在的問題,并且為此進行身體力行的探索和研究,這樣的研究是鮮活的,是有效的,是值得提倡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著眼大多數(shù)學生,關注中游學生,研究中游學生。2012年8月27日晨于北京滴石齋(朱永新:新教育改革發(fā)起人,F(xiàn)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白惠珠:小學高級教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1985年畢業(yè)于開封師專。在鄭州市金水區(qū)某重點小學任教20多年。最喜歡看到學生像小樹一樣抽枝長大;最崇尚葉圣陶的名言“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第一輯 激勵·點撥·謀跨越--我與女兒的教育故事
1.給女兒的第一封信
2.賞識激發(fā)潛能
3.抓住“模糊”不放松
4.學問,重在問
5.提前量
6.排干擾的策略
7.照鏡效應
8.錯題本是個寶貝
9.孩子“沒有”逆反期
10.學習,只有現(xiàn)在進行時
11.學習沒有重、難點
12.怎樣學好所謂的副科?
13.在校參加活動多,好不好?
14.換老師的風波
15.有計劃做事效率高
16.心甘情愿受這份“罪”
17.爸爸的批評
18.父母“錯誤”導致“問題孩子”
19.做一只目標明確的小船
20.火車上的圣誕節(jié)
21.孩子成長的每個拐點
22.幫孩子度過成長階段的適應期
23.“偉大”的學生
24.友誼與成績齊飛
25.每一次批評都是一種提高
26.有些事情不需要嘗試
27.你是誰的追星族
28.不在生活上攀比
29.早戀:黑板上的關鍵詞
30.《愛與成長》述說成長故事
第二輯 哺育·互動·共成長--我與學生的教育故事
1.和學生一起成長的幸福
2.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3.孩子寫作業(yè),陪與不陪有說法
4.作文,從寫拼音日記開始
5.怎樣面對孩子說謊的“天性”
6.轉學對孩子有影響嗎?
7.讓孩子有尊嚴地改正錯誤
8.發(fā)現(xiàn)家里的錢少了,家長怎么辦?
9.孩子的座位,大人的痛
10.男生當“孕婦”的奇特體驗
11.平凡中的感動
12.愛的包裹單
13.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
14.如何讓孩子與書交朋友
15.讀出《論語》中的智慧
16.能力,在活動中振翅高翔
17.我特懊悔,為什么沒有舉手呢?
18.與孩子互換角色
19.讓更多的孩子超越自我
20.特殊的作業(yè)--給媽媽講課
21.打開學生的魔力盒
22.我們的報紙誕生了!
23.奇觀,街頭叫賣的報童
24.陽光少年成了小作家
25.善“趕”的鴨子易“上架”
26.博客圈和圈子以外
27.最浪漫的教師節(jié)
28.老師,再見! 孩子們,再見!
感謝生活(后記)
6.排干擾的策略不少人都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是智力水平在起著重要作用。我不敢茍同這個觀點。作為從教多年的一線老師,我認為,學生在智力方面的差異并不大。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呢?根據(jù)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再加上與一些同事、家長的交流,我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除了性格差異、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校、家庭、社會等的因素之外,還跟一個人學習時的心態(tài)有很大關系。一個學生在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是積極還是消極,直接影響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感到輕松、愉悅,才會專注和嚴謹,才能有成就感。也就是說,學生只有愿意學,才能學得好。但是,學習本身是要付出辛苦的,需要專注投入的。當你鉆研著數(shù)學題時,旁邊的同學在說笑,你很難不受干擾;當你在背誦著古文時,客廳里的電視在演著吸引人的電視節(jié)目,你也難以無動于衷;你很用功地學了兩個月的英語,可考試成績并不理想,你還能否繼續(xù)保持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開學了,走進教室的不是你熟悉和喜歡的老師,你能否從感情上立刻接受……以上種種,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對這些干擾學習的因素,我讓白雪用三個字來面對:排干擾。這句話自從白雪上中學后我經(jīng)常說。初三時,他們班換了物理老師,因為教學習慣和教學風格和原來的老師相差較大,同學們剛開始不適應,抵觸情緒很大。我對白雪說:“這就是一個干擾,排除掉,你就勝利了。大家都排除掉,全班的學習效果就會好起來。”因為我經(jīng)常對白雪打“思想的預防針”,因此遇到上述情況她都能較快地排除于擾,盡快調整好學習狀態(tài)。關于電腦對學習的影響,我曾在“有些事情不需要嘗試”一章里寫過。當時白雪說:“有那么多人對電腦入迷,我也不能保證我不會上癮。既然這樣,我沒必要讓自己上癮之后再花工夫戒。”聽她說出這樣的話,我贊賞她又排除了一個學習上的干擾。白雪爸爸回到家,我還用激動的口氣把這事告訴他:“這可是個大干擾啊,誰抵擋得住這個誘惑,誰就是個了不起的人。”我相信白雪聽了這句話,會在思想上強化這種“能排除干擾的人就是個了不起的人”的意識,會在行動上做得更好。的確’,對于有些孩子來說,每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諸如某次考試失利、班里同學這段時間情緒浮躁、身體不適、同學矛盾等問題時,不但情緒會受影響,而且會以此作為自己學習成績受影響的借口,而白雪卻能把這些干擾有效排除掉。她在高一時寫了一篇隨筆《理智與任性》,其中寫到了我們對她的排干擾教育。從小受爸媽“排干擾”理論的影響,我漸漸成為一個很理智的人,禁得起許多的誘惑:無論是來自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來自男生的還是游戲的,來自閑適的還是來自瘋狂的。所有這些,只要我認清楚做與不做之間的孰輕孰重,我就可以控制欲望而選擇理智。理智與感情,看似無情與有情、無義與有義、現(xiàn)實與浪漫,實乃成敗之關鍵。歷史上,有許多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的典型事例。楚漢爭霸幾春秋?帝業(yè)相成誰為寇?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沙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楚霸王,為何落得個韓信蕭何反討故主、紅顏知己虞姬自刎帳中的結局?當初險些命喪鴻門俯首帖耳的劉邦何以戰(zhàn)勝項羽?項羽是一個熱血男兒,性情中人,往往意氣用事,而劉邦則總是理智冷靜,從不沖動……結果,后人看到的是,在“吾將取而代之”和“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豪言壯語中,劉邦因理智奪得了天下,而項羽則因事事難以“舍得”而葬送了掌中江山……愿我們在選擇中成長,在成長中理性起來。不為其他,但愿我們都能無悔地朝著夢想奔跑……令人高興的是,我把“排干擾”理論講給了很多朋友的孩子,他們聽后都得到了啟發(fā),朋友在電話中對我說:“孩子恍然大悟,說心里好像開了一扇窗似的明亮。”白雪爸爸一個同學的女兒,與從小把她帶大的奶奶感情深厚。在她上高中時,奶奶去世了,當時正值她期末考試,父母忍痛讓她回校?墒牵嗽趯W校心卻還在家里,她因悲痛而看不進任何書!澳翘焱砩,同學們都在進行考前的復習,而我一個人坐在校園一角傷心。忽然,我想到了白阿姨說的‘排干擾’三個字,我想:這不就是干擾嗎?再沒有哪個干擾能比得上奶奶的離去對我的影響更大了,我要排掉它!我要戰(zhàn)勝自己,對得起奶奶的期望,因為奶奶一直希望我學習好,給她爭氣。想到這,我的心真的一下子變得平靜了,復習資料上的字變得清晰了。我為自己有了排干擾的能力而高興。并且,”這孩子用清澈的眼睛看著我說,“從那以后,任何干擾,只要我想排,都能排除掉!蹦翘,聽孩子講著她的排干擾經(jīng)歷,我又感動又興奮。我為這個孩子用強大的意志力排除了干擾而感動,也為自己幫助一個孩子度過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而興奮不已。我有個醫(yī)生朋友,她的女兒悠悠在初中時看電視入迷,一百多集的韓劇她天天看。朋友說:“每天晚上十點以后才開始演,我能讓她看嗎?第二天還上不上學?上學了還怎么聽課?可她不聽,等我們臥室的燈熄了,等我們睡著了,她再把電視機打開,調成靜音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