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想開悟,或者,你只是滿足于追求開悟的過程?
麥肯納二十來歲時受到啟發,相信世上有真相,于是停止一切外在事務,花了幾年時間盡力追求了解真相,在30歲時“開悟”,知道自己完成了追尋。他將自己采用的方法稱為“靈性自體解析”,亦即以文字書寫的方式探究一切說法的真假,直到最后的真相顯現。
麥肯納認為,開悟是關于了悟真相,而不是要成為更好或更快樂的人,不是要達到個人成長或靈性進化。對許多執著于某些大師或信仰的人而言,這不啻為一記棒喝。
開悟,不是要成為更好或更快樂的人, 開悟,不是要達到個人成長或靈性進化。 那開悟究竟是什么?如何追求開悟? 開悟是什么?合一意識、直接體驗無限、高峰體驗、狂喜、天堂之樂?《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作者杰德·麥肯納要告訴你,這些都是被販賣、被購買的開悟,只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意識狀態。 如何追求開悟?是靜心、祈禱、唱誦、做瑜伽、吃素、追隨上師、凈化自己?麥肯納認為,這些都只是追求神祕意識體驗的方法,無法帶你走向真正的開悟——了悟真相。
從2002年開始研究身心靈成長以來,對我影響最大的兩位作者是:《當下的力量》、《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利,以及寫了《靈性開悟》三部曲的美國靈性作家杰德·麥肯納。對我幫助最大、一路陪伴指引我的靈性老師則是克里斯多夫·孟(克老師),這本《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就是他引薦我看的。
作者杰德·麥肯納是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我愛他的才華、幽默、洞見和智慧。用淺顯易懂的小說方式(寫得相當精彩有趣),高舉著“這才是靈性開悟”的牌子,闡述、教導他個人的開悟版本,又用極其幽默的方式笑罵全世界的靈修者、靈修教派、機構,甚至各大宗教也難以幸免。他讓在靈修道路上尋尋覓覓而不得其所的求道者,可以得知另外一個層面的“真相”。
我恨他什么呢?我恨他見影不見人(克老師的太太素梅的用語),寫了三本書以后,連宣傳都不做就神隱起來,全世界的人都找不到他。我恨他拆穿了我的靈修美夢,讓我看清楚血淋淋的現實:以坊間所販賣的各種靈修方式,以各大宗教宣傳教導的修行法門,我們一輩子都開不了悟。我恨他把開悟說得那么絕對,讓人可望不可即。
不過,不過——我還是愛他的。可能是因為我看不到他,沒有近距離的接觸,所以無法用我一般“審判”靈性導師的各種標準去“檢驗”他,所以,他是聰明的(神隱不見人)。他的三本書(英文的),每一本我都看了三遍以上,每天晚上還聽他的有聲書入睡。
……
杰德·麥肯納(Jed McKenna),一個并不符合所謂“靈性老師”形象的靈性老師,喜歡打電動、騎越野車、跳傘、讀惠特曼的詩。他在美國的愛荷華州有個道場,有許多學生,還寫了“靈性開悟三部曲”,本書是三部曲的第一本。
1. 再簡單也不過了
2. 矛盾
3. 大想法
4. 平靜與自我滿足
5. 完成了
6. 永恒心智的頑石
7. 既不神圣也不明智
8. 無心
9. 同時在游戲之內與之外
10. 何必閑談幻相與開悟?
11. 殺佛
12. 一個真相
13. 終極真相
14. 精煉之火
15. 自愿暫停懷疑
16. 各境界的和諧
17. 殺了我
18. 未鎖的牢籠
19. 代號貝亞特麗斯
20. 就在此處,就在此刻
21. 終極武器!
22. 在夢中談真相
23. 如我這般不朽與深奧
24. 黃金定律
25. 未被珍惜的劍
26. 原始的人性活動
27. 更遠
28. 層次
29. 最窮困之物都閃耀
30. 所有詩歌的源頭
31. 荒謬電影院
32. 無我是真我
33. 有如死刑
34. 狂熱心靈的病房
35. 在活著時死去
36. 有何不可?
37. 失敗的配方
38. 訪問杰德·麥肯納
39. 歷史記載的不足
40. 費萊博士的訪談
41. 扮演杰德·麥肯納
42. 佛陀的憂郁藍調
(后記)你正在沉睡,而你可以醒來
馬丁針對他的“作業”所提出的結論,我用了幾秒鐘就知道那只是把原來的文字簡化了一下而已。他是在解釋,而不是澄清或濃縮。
“暫停一下。”我說。
他停下來。
“你只是用不同的文字說出同樣的東西。”
“呃,對,”他同意,“但我用更少的字、以比較西方的字眼來解釋。”
我切換著電視頻道,停下來看《神仙家庭》。“你認為我為何要你總結你念給我聽的那些文字,馬丁?”
“我以為你,呃,對它們感興趣,但在理解上可能,呃,有點困難。”他說。
“是的,我是不太能理解。現在我們再試一次:我希望你能把這段復雜的上師演說精簡為一個單純而清楚的概念,做出摘要、去蕪存菁,直到找出核心為止。就像在簡化代數算式一樣,燒掉多余的,看看剩下什么。”
“嗯,”馬丁開始說,而我立刻知道我們撞上了他對于外在權威的頑固依賴。“我想他的意思是……”
我打岔。“為何必須是他的意思,馬丁?”
他瞪著我,嘴巴微微張開。
“上斷頭臺的是你,馬丁,是你的時間正在流逝。”我嘗試另一種方式:“你的目標是什么,馬丁?這一切的意義何在?你的生命希望達成些什么?”
“擺脫束縛,”他毫不遲疑地回答,“解脫。與一切合而為一。意識融合。”
我努力不讓自己從窗戶跳下去。“好的,好的,很不錯的一系列目標,但你是否覺得這些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
“唔,沒錯,”他答道,顯然是在懷疑我是不是個假貨,“它們都在說開悟。”
“是嗎?你怎么知道?”
“唔,我花了超過25年……”
“什么?你花了25年做什么?”
“什么都做。研究、靜心、凈化自己、閱讀、聽演講,只要是有關靈性進化的,我什么都學……”
我想到這正是莎拉目前的走向會帶她到達的地方。25年不成功地追尋,全都是因為缺乏一小段直來直往的對話。
“要是你發現這一切都是白費工夫呢?”我問馬丁。他縮了一下身子,我感覺他幾乎要站起來走開了。“忍耐一下,馬丁,我們就是聊一聊。假設——只是假設——如果你發現為了達到你說的開悟,必須放棄你接受過的所有教誨,你能拋棄你學到的這些知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