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統中的網聯車輛》從智能交通系統中網聯車輛的基本概念入手,系統梳理了網聯車輛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深度解析了安全通信協議,詳細介紹了V2X技術特點。全書共分為10個章節,主要包括定位、人機交互、V2X通信的安全證書管理系統、V2X各系統功能和實施條件、5.9GHz頻段共享、高效高保真的 DSRC仿真,以及車聯網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
《智能交通系統中的網聯車輛》可作為交通運輸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自動駕駛相關領域技術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
譯者序
第1章 簡介
1 1 介紹
12 章節列表
121 定位
122 人機交互
123 一種用于V2X通信的安全證書管理系統
124 V2V車輛安全通信
125 車輛與基礎設施通信
126 車輛與行人的安全系統
127 5.9GHz頻段共享
128 高效高保真的DSRC仿真
129 車聯網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
第2章 定位
2 1 簡介
211 動機
212 智能交通系統定位的要求
22 GNSS原則
221 什么是GPS
222 三邊測量和三角測量的定義
223 GPS定位的基本操作
224 GPS的體系結構
225 其他GNSS
226 定位系統的性能
227 更多資源
23 應用于車輛的基本GNSS定位
231 汽車結構中的定位裝置
232 通信協議的定位規定
233 在車聯網中定位數據流
24 GNSS性能和高精度方法
241 概念
242 誤差
243 通過高精度方法進行誤差校正
244 更多資源
25 多傳感器融合的穩定和精確定位
251 概念
252 傳感器
253 算法
26 結論
27 參考文獻
第3章 人機交互
31 簡介
32 什么是HMI?為什么它很重要?
33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人機交互
34 與HMI相關的生理和認知因素
341 人類感官
342 人類本能和后天反
343 認知工作
344 多模態HMI和空間匹配
35 網聯車輛和HMI
351 安全應用例證:交叉口移動輔助
352 減少警告數量
353 驗證警告的有效性
36 結論
37 參考文獻
第4章 V2X通信的安全證書管理系統
41 介紹
42 V2X通信安全系統的要求
43 安全證書管理系統的概念
431 概述
432 組件
433 組織分離
434 SCMS用例
44 關于SCMS概念替代方案的討論
441 對稱密鑰管理
442 PKI解決方案
443 組簽名
444 基于車輛的安全系統
45 結論
46 致謝
47 參考文獻
第5章 V2V安全通信
51 V2V概述
52 NHTSA的V2V NPRM
521 傳輸要求
522 V2V基本安全信息
523 V2V通信中的安全和隱私
53 DSRC協議棧和底層標準
54 系統架構
55 V2V安全應用的程序流程和所需組件
551 路徑記錄
552 宿主車輛路徑預測(HVPP)
553 目標分類(TC)
56 V2V安全應用
561 前方碰撞警告(FCW)
562 電子緊急制動燈(EEBL)
563 交叉口移動輔助(IMA)
564 禁止通行警告(DNPW)
565 盲點警告(BSW)/變道警告(LCW)
566 左轉輔助(LTA)
567 控制損失警告(CLW)
57 參考文獻
第6章 V2I安全通信
61 V2I概述
62 V2I消息
621 地圖數據(MAP)
622 信號相位和時間(SPaT)
623 旅行者信息消息(TIM)
624 基本信息/基礎設施信息(BIM)
63 用例和應用程序概念
631 紅燈預警(RLVW)
632 彎道速度預警(CSW)
633 限速施工區域預警(RSZW)
634 停止標志差距輔助(SSGA)
635 信號交叉路口的行人(PCW)
636 現場天氣影響警告(SWIW)
637 超大型車輛警告(OVW)
638 鐵路道口違規警告(RCVW)
64 美國的V2I部署活動
641 安全試點模型部署(SPMD)
642 網聯車輛試點計劃
65 參考文獻
第7章 V2P安全通信
71 V2P概述
72 動機
73 DSRC和基于視覺的V2P的比較
74 V2P系統架構
741 車輛系統設計
742 智能手機系統設計
743 V2P消息傳遞
744 車輛中的V2P算法
745 車輛警告策略
75 測試設施
751 通信性能
752 應用程序性能
76 未來工作
761 提高定位精度
762 虛警抑制
763 頻段和信道擁堵:潛在的碰撞警告選項
77 結論
78 參考文獻
第8章 5.9GHz頻段共享
81 概述
82 用于無線局域網(WLAN)的抗干擾技術
821 無干擾信道評估
822 動態頻率選擇
83 5.9GHz頻段共享方案
84 干擾類型
841 同頻干擾
842 交叉頻道干擾
85 為ITS頻段設計的抗干擾方法
851 檢測和避免(DAA)
852 重新頻道化
86 結論
87 參考文獻
第9章 高效高保真的DSRC仿真
91 概述
911 無線信道
912 節點模型
913 流動性和環境模型
92 節點模型
921 幀結構
922 接收器幀處理模型
923 幀捕獲特征
93 頻道模型
931 大規模路徑損耗模型
932 衰落模型
933 頻道模型鏈
94 接收器幀過程模型驗證
941 幀捕獲實現的驗證
942 總體接收器模型驗證
95 結論
96 參考文獻
第10章 車聯網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
101 系統模型
1011 傳感器設置
1012 狀態向量表示方法
1013 向量表示法
1014 坐標系
102 協同定位和映射融合算法
1021 協同定位子系統
1022 協同映射子系統
103 試驗設置
1031 測試車輛、設備和數據收集
1032 測試路線和參考道路幾何結構
1033 道路真值估算
104 性能評價和結果
1041 性能指數和參數
1042 結論
10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