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起航:幼兒園見習教師規范培訓的課程實踐》為《新教師每日一問的培訓設計實踐研究》課題成果,獲教育部“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上海市成果一等獎(2011年5月),是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教育科研專項課題優秀成果(2012年6月)。
俞文珺園長領銜并與其同仁們共同撰寫的著作《助力起航——幼兒園見習教師規范培訓的課程實踐》即將付梓,作為其多年的好友,我為她欣喜,為她興奮,為她祝賀。俞園長為幼兒教育事業,為優秀幼兒園教師的成長嘔心瀝血,始終執著于探尋幼兒教育研究與創新的道路,始終致力于關注如何為幼兒創設幸福、安全、自由且具有一定挑戰意義的教育環境,始終勤勉于探索與總結幫助教師成為一名幸福而不斷超越自我的反思實踐型教育者。廿余載櫛風沐雨,俞園長躬耕不輟,輪馳不停,含辭若吐,侃侃誾誾,沉潛往復,悠悠蕙心,她秉承“育生命成長,蘊品性啟蒙”的辦園理念,帶領著全體幼兒園教師邊實踐、邊探索、邊思考、邊總結,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碩果,特別是《新教師每日一問的培訓設計實踐研究》獲國家教育部“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上海市成果一等獎,出版的《孩子,你會傾聽嗎?》獲上海市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
初識俞文珺園長是在七八年前,當時任職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學規劃辦的勞南怡老師帶我去考察豪園幼兒園,她特意向我引薦俞文珺園長,并飽含深情地告訴我,“俞園長是一位十分勤奮、優秀、有思想、肯實干的好園長”。勞老師是我很欽佩的一位學前教育研究的老前輩,她為人謙和慈祥、和藹可親,我最初以為是勞老師的溢美之言,但在與俞園長的數次微信聯系之后,我深深地為俞園長對于幼兒教育事業的熱忱所打動,并為她每一次辛勤耕耘之后的高質量的成果與作品而贊嘆。《助力起航——幼兒園見習教師規范培訓的課程實踐》即是她為解決成千上萬名青年教師在其事業起步時的專業困惑而研究與探索的結晶:“在新教師的教學生涯開始時,會發生許多看上去很普通、大家都習以為常的問題,然而,這些問題的發生原因很可能正是她們專業發展的瓶頸所在。因此,對這些問題進行專業判斷,能讓教師收獲高峰體驗,能提升教師的專業判斷力。教育問題一旦經過了專業判斷,就具備了普遍意義。”這段話講得非常好,教師對教育活動中諸多問題的“專業判斷”就是運用其專業能力與智慧的“反思”,美國學者波斯納(Posner)曾提出過一個著名公式:教師發展=經歷+反思,意思是說,教師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或遭遇許多教育生活,如果沒有有效的“反思”的歷程,他的經歷也只是一次“經歷”而已,而沒有內化為真正影響自己行動的“經驗”或“智慧”。俞園長就十分注重幫助青年教師通過“每日一問”反思自身的教育實踐。教師的“每日一問”,既蘊含著教師對專業判斷的困惑,又意味著教師成長與突破的空間所在,因而它是具有“培訓”的價值的。“這里的專業判斷包括專業敏感、實踐性判斷(可以怎么做)和診斷性判斷(為何這樣做)。這樣的培訓它的好處是:要對問題的理解由淺層走向深層、由事例走向事理、由知識走向智慧,知道‘如何做,的步驟與策略,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的原因與理由。”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這與《列子學射》中的精神是多么地一致:“子列子常射中矣,請之于關尹子。關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日:‘弗知也。’關尹子日:‘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請。關尹子問:‘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日:‘可矣,守而勿失也。”’
概而言之,這一力作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注重青年教師的反思,特別是“價值理性”之思。反思是“喚起教師主體意識、實現教師主動學習”的心理原動力。“思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使之具有預見性,并按照目的去計劃行動。……我們心中想到了行動的不同方式所導致的結局,就能使我們知道我們正在干什么。反思把單純意欲的、盲目的和)中動的行動轉變為智慧的行動。”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布爾迪厄(Bourdieu)提出思可以克服教師的教育慣習。教育慣習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常常出現的下意識行為,它是一種教師認為想當然可以采用的教育方法的定勢性行為,是教師習以為常的教育觀念、方法和行為的延續。教育慣習也可以說是教師的一種惰性,是一種不想、不愿、不肯對自己的教育活動進行深入思考與調整的一種惰性。此書正說明了反思是克服教育慣習的一種有效方式。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師德修煉 帶上職業信念起航
如何做一個有職業素養的幼兒教師?
(一)全身心地熱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二)尊重教師集體和家長
(三)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做幼兒表率
(四)要具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能力
·案例分享如何嚴守職業底線,廉潔育人?
·案例分享如何平等關注到每一個孩子?
·案例分享接手新班級,如何贏得幼兒的喜愛與信任?
第二部分 保教結合 融職業規范于實踐
一、活動設計
(一)怎樣制定一份集體學習活動詳案?
·案例分享如何制定集體活動目標,有效地提升幼兒的經驗?
·案例分享如何提高教師的活動設計能力?
·案例分享如何讓備課更有效,而不同于背課?
(二)如何觀察分析幼兒?
·案例分享對于比較難控制自我情緒的孩子,該如何引導?
·案例分享如何跟蹤引導有多動傾向的孩子?
·案例分享如何看待新學期幼兒習慣反復的情況?
·案例分享如何給“慢動作”的孩子加速?
·案例分享如何引導中班幼兒樂于交往?
(三)個案分析與研究怎么寫?
·案例分享教師面對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應采取何種措施?
·案例分享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好奇心?
·案例分享如何打開孩子“不合群”的心理?
二、計劃制定
(一)如何制定班級學期計劃、月計劃?
(二)如何制定周日計劃?
三、保教實踐·生活
(一)來園接待教師該做什么?
……
第三部分 家園共育 教師與家長并肩同行
第四部分 教學研究 點亮專業成長的燈塔
第五部分 每日一問 回歸幸福學習的港灣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