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易學以源遠流長、深奧玄妙著稱,普通人難以窺其藩籬。然而,在歷史的深處,中華文明曙光初露之時,新石器時代青墩遺址的麋鹿角上,已有卦畫的影子。這些遠早于甲骨文的符號,到底是易卦的初始符號,還是原始文字,抑或是古老的數字?八卦之中除了易象易理,還藏有什么玄機?請看《古易鉤沉》。
前言
中國易學以源遠流長、深奧玄妙著稱,普通人難以窺其藩籬。然而,穿透歷史的迷霧,回到中華文明曙光初露之時,我們會發現,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兩組符號,是上古時代的數學文獻,是無價的數學瑰寶。八卦,也可以說是八個;六十四卦,也可以說是六十四個。陰爻和陽爻是二進制符號計數的基數,八卦符號是八進制符號計數的基數。二元符號、三元數組的集合,組成了二進制、八進制連體共生的伏羲八卦符號數字體系。
八卦,在數學史上完成了兩個過渡:一是從符號計數過渡到符號數字計數,二是從二進制計數過渡到八進制計數。這是計數史上的一次飛躍。
八卦,既是二進制三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又是八進制一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六十四卦,既是二進制六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又是八進制兩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二進制、八進制是連體共生的。計數表中包含著計數法、算術運算法和開方作法。計數表有限,演繹空間無窮。我們祖先在大約7000年前發明了二、八進位計數制,并在生產、分配、交換等社會實踐中廣泛應用。這是可以從考古發現中得到驗證的。這兩組符號計數表,是中華民族先民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數學史的開篇文獻和世界數學史的源頭之一,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當今世界通行的二進制、八進制以及十進制計數法,都是中華民族先民們留下的數學文化遺產。中國數系,雄踞世界,獨領風騷。我們必須對此加以確認,并繼承發揚。時至今日,如果我們還沒有這種認知,那將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揭開千年古易的神秘面紗,確認這份數學文化遺產,還原中國數學史的開篇文獻,就是筆者撰寫《古易鉤沉》的目的。
陳少彤,1935年生于通遼。19641968年就讀于內蒙古師范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并自修古漢語,研讀黑格爾哲學。1980年加入內蒙古社科院哲學史研究會,研究蒙古族哲學史,承擔元代保巴易學著作課題。出版有《周易原旨·易源奧義》(中華書局,2009)等,主要論文有《<易源奧義>一書的哲學思想》《保巴及其著作中的哲學思想》《保巴生平著作及哲學思想》等,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1987年10月第一版)保巴(《哲學》卷Ⅰ)、《周易原旨》(《哲學》卷Ⅱ)等條目。
目 錄
第一章 伏羲八卦符號體系計數破譯(1)
1.二進制符號計數法(3)
2.八個符號數字(3)
3.三元數組(3)
4.籌算符號二進制三位數、八進制一位數計數表(4)
第二章 六十四卦符號體系計數破譯(7)
1.八進制符號數字計數法(9)
2.二進制六位數與八進制兩位數符號數字計數(9)
第三章 六十四卦符號數字計數推理演繹(43)
1.六十四卦符號數字、八進制兩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45)
2.演繹八進制三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47)
3.演繹八進制四位數符號數字計數表(55)
4.演繹八進制五位數符號數字計數簡表(112)
第四章 中國數系(113)
1.二進制計數(115)
2.八進制計數(115)
3.十進制計數(115)
4.六十四進制計數(115)
5.電子計算機計數(115)
第五章 中國數系的特征(117)
1.基數與首項(117)
2.二元符號,三元數組(119)
3.基數與進位制的關系(119)
4.計數與數位的關系(119)
5.進位邏輯(119)
6.獨立計數(119)
第六章 中國數系的產生和應用(121)
2.二進制、八進制計數在古代生活中的應用(123)
2.二進制、八進制計數在度量衡中的應用(123)
3.二進制、八進制計數在十進制數學中的應用(123)
4.中國數系,雄踞世界,獨領風騷(124)
附錄一 伏羲易圖(127)
1.伏羲八卦次序圖(127)
2.伏羲八卦方位圖(128)
3.六十四卦次序圖(129)
4.六十四卦方位圖(130)
附錄二 古代符號數字圖表(131)
后記(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