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珍藏版)》以優雅的文體,優美的筆觸闡述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討論的內容涉有“人格是什么”“人能擁有什么”“地位”“世界的痛苦”“人性”,都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每個人都會思考的人生問題。這些錯綜復雜的因此眾說紛紜的世俗人情話題,經過大師深刻而透徹的討論,變得簡單明晰,話題也幾近窮夷矣。
《人生的智慧(珍藏版)》在如何幸福地生存方面能帶給讀者深刻的啟發,引發共鳴。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主題的劃分
第2章 個性,或者說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
第3章 所有物,或者說一個人有什么東西
第4章 地位,或者說一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
《人生的智慧(珍藏版)》:
他的生活習慣的確值得一提。他曾在哥廷根大學上過兩年大學,期間形成了一直保持到晚年的作息規律:早上的時光用來從事高要求的腦力勞動,之后吹笛子讓自己放松,然后就是午餐時間,接著去散步,晚上去劇院看戲,用晚餐。從1833年到1860年去世的27年里,他一直住在法蘭克福。這期間他一直過著井然有序的生活,從來都沒改變過。早上的三小時用于寫作,之后吹一小時笛子,晚年幾乎只吹羅西尼的曲子。之后出外用午餐,起先是“天鵝飯店”和“俄羅斯飯店”,后來固定在“英吉利飯店”。午餐時間拖得很長,飯后去俱樂部的閱覽室讀報,之后便是固定的散步時間,距離通常較長。他的步子很快,風雨無阻,不時自言自語地嘟囔著什么,對身邊的行人看都不看,身邊總跟著他的鬃毛狗。走到城邊可以眺望遠景的地方,他會駐足很久。在最初的幾年里,他常常晚上出去看戲劇、歌劇演出和聽音樂會,后來則待在家里讀書,避免參加聚會,也不在這個時候接待來訪者。
其他一些習慣還有:他要求銀行在上門送利息時始終派同一個業務員;鞋匠必須嚴格按照他的規定和要求制作鞋子;寫字臺上的東西要擺放整齊,嚴苛程度無以復加,如果女管家斗膽打破這種局面,就一定要她好看;在墨水瓶下藏幾枚金幣,以備不時之需;所有藏書都按高8開本的規格裝訂;為某些重要文件找個藏身之所,比如把息票藏在舊書信和舊樂譜中;在私人筆記本上故意寫上錯誤標題,以誤導那些好事之徒奇的目光;通常會將沒有事先預約的拜訪者拒之門外;喝酒適量,從不讓自己喝到走路搖晃。此外,對于他而言,去理發就像是在超越自我,因為說不定理發師會切斷他的喉嚨。還有,他愛護一尊佛像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有一次他差點兒把女管家掃地出門,只是因為她竟敢擅自為佛像除塵。
友情方面,9歲時去法國學習的那兩年,他和主人的兒子成了好朋友,但從那以后,他們的來往并不多。在40年后的最后一次會面中,叔本華當著其他人的面,將這位曾幫他擁有最快樂時光的童年伙伴稱作“一位令人難以忍受的老人”。在漢堡那所私立學校學習商業知識的四年里,他也沒交什么朋友,只和兩位同學有泛泛之交。在哥達和哥廷根學習期間倒是和一些人交往過,不過都談不上是知心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