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核心化,老年照料逐漸從私人領域溢至公共領域,從文化道德層面轉向政策制度層面,成為社會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公共服務的老年照料不僅要追求可及性,亦要注重公平性。本書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礎上,基于公共服務利用模型和健康公平理論,結合中國老年照料特點,構建與收入相關的老年照料利用均等性分析框架。服務利用是供給體系與需求體系相互作用的結果,收入不僅是社會經濟分層的核心代理指標,也是社會政策中可變性很高的干預變量,對該類照料服務利用均等行的研究具有較好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框架指導下,本書運用“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調查(CLHLS)”數據和“中國老年社會追蹤基線調查(CLASS)”數據,結合集中指數及其分解法,評估與收入相關的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家庭照料、機構照料和社區照料利用均等性及變動,分解資源特征、家庭特征和需要(人口)人口對上述照料利用差異的貢獻,從個體和家庭兩種視角而探索老年照料公平。
羅艷,社會保障博士,社會學、社會服務管理碩士,社會工作、心理學學士。2010—2013年在廣州恩善社會服務中心擔任中心法人、社工主管及項目主任等職務。現為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師,華中科技大學養老服務研究中心成員。主要從事養老服務政策、老年社會工作實踐領域的研究,在《中國社會工作研究》、Aging & Mental Health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主持多項與養老服務相關的省部級基金項目。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文獻綜述
第三節概念界定
第四節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五節研究的創新之處
第六節本章小結
第二章理論框架與驗證策略
第一節理論基礎
第二節分析框架
第三節分析方法
第四節數據與變量
第五節本章小結
第三章與收入相關的自理能力差異分析
第一節變量描述
第二節與收入相關的自理能力差異
第三節與收入相關的自理能力差異構成
第四節與收入相關的自理能力差異變動
第五節本章小結
第四章與收入相關的家庭照料服務利用差異分析
第一節變量描述
第二節與收入相關的家庭照料服務利用差異
第三節與收入相關的家庭照料服務利用差異構成
第四節與收入相關的家庭照料服務利用差異變動
第五節本章小結
第五章與收入相關的機構照料服務利用差異分析
第一節變量描述
第二節與收入相關的機構照料服務利用差異
第三節與收入相關的機構照料服務利用差異構成
第四節與收入相關的機構照料服務利用差異變動
第五節本章小結
第六章與收入相關的社區照料服務利用差異分析
第一節變量描述
第二節與收入相關的社區照料服務利用差異
第三節與收入相關的社區照料服務利用差異構成
第四節本章小結
第七章主要結論與政策思考
第一節主要結論
第二節老年照料政策公平性思考
第三節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