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讀者對德魯克管理的經典解讀,帶給管理者這本小冊子從德魯克的大部頭著作中咀英萃華,選取經典論斷和思想,集中加以闡述,較系統地提煉出德魯克思想的精華,以供管理領域各層級人員學習研究與實踐之用。通過對德魯克思想體系的長期學習與思考,從職業經理人的角度逐漸洞察到了大師理論體系的一條主要脈絡。通過這一主脈絡的領悟,為應用理論,指導實踐,提升績效,不斷創新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通過解讀管理大師經典,改變管理者的思維和工作方法,使管理者在自我管理上得到顯著的提高,使團隊和組織的效能得到由內而外的根本性的改善。通過實戰訓練提升管理者的執行能力,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更加勇于面對挑戰和承擔責任,成為企業組織的中梁抵柱。 通過傳授具體的管理方法與技能讓管理者得有效溝通、激勵、授權等領導藝術,提升管理者個人魅力和管理水平。可以這樣說,本書是德魯克管理思想的中國化。
吳越舟,資深工業品大客戶營銷專家,曾任廣東郵電設備一廠市場總監;廣東天樂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震德塑料機械有限公司北方大區經理,現任中國香港某上市公司中國市場總監/兼寧波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工商管理碩士、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碩士、人大博導包政教授的核心弟子之一,《銷售與市場》專欄特約撰稿人和資深顧問、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山東財大/寧波大學等特聘研究生導師,23年大型企業實戰營銷管理經驗,15年上市公司高管經歷,培養過銷售經營及管理人才超3000多人
非常之道 1
——德魯克管理思想精粹 1
自序:學習經典,應用經典 6
第一章 管理的本質 8
第一節 管理是一種實踐 8
一、實踐重于理論 8
二、行動勝于綱領 10
三、績效是唯一權威 12
第二節 管理就是“使命+激勵” 13
一、使命是組織存在的依據 13
二、企業的使命在于能夠產生有價值的改變 15
三、激勵可以挖掘人的潛能 18
第三節 管理是真正的綜合藝術 25
一、管理學科的創建者 25
二、管理的最大特征是綜合性 26
三、管理絕不是一門精確科學 28
第二章 管理的歷程 30
第一節 科學管理是一場革命 30
一、泰勒科學管理的歷史貢獻 31
二、科學管理的內容與實質 31
三、科學管理在中國 36
第二節 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是當代管理的最大挑戰 38
一、“知識工作者”之父 38
二、知識工作者的五大特征 39
三、決定知識工作者生產率的六類因素 41
第三節 自我管理是管理中的革命 42
一、管理者雙重角色的發現 42
二、自我管理的兩類要素 43
三、實現自我管理的五個問題 50
第三章 管理的主體 52
第一節 管理層的內涵、要務與任務 52
一、管理層的三重含義 53
(2)建議措施 57
二、管理者的兩大要務 57
三、管理者三項基本任務 59
第二節 管理者的五項作業 63
一、制定目標 63
二、管理組織 64
三、從事激勵和信息交流工作 64
四、建立績效衡量標準 64
五、培養他人和自己 65
第三節 管理者角色 65
一、高層管理者的管理 66
二、中層管理者的管理 67
三、基層管理者的管理 67
四、營銷組織的分層培訓 68
第四節 管理者卓有成效的五大支柱 73
一、善于管理時間 74
二、重視貢獻 75
三、用人之長 76
四、要事優先 77
五、有效決策 78
第四章 目標管理 86
“經理人必須實施目標管理。” 86
第一節 從科學管理到目標管理 86
一、以目標為中心的系統的管理體系 88
二、引導管理者從注重過程到重視結果 88
三、強調參與管理、自我控制,重在激勵 89
第二節 目標管理四個環節 90
一、目標管理的前提 90
二、目標的制定 91
三、目標的實施 93
四、成果的檢驗 93
第三節 目標管理的評價 94
一、目標管理的優點 94
二、對目標管理的批評 94
三、目標管理的應用原則 96
四、目標管理在海爾的成功運用:OEC管理法 97
第五章 決策管理 103
“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 103
第一節 預測是決策的前提條件 103
一、預測就是預判加推測 104
二、預測的流程 104
三、預測的三種方法 105
四、預測的基本要求 106
第二節 決策的要素與步驟 106
一、從見解出發 107
二、搜集事實,確定問題的性質 107
三、界定問題的邊界,了解決策應遵循的規范 108
四、研究什么是正確的決策 109
五、制定多項方案 110
六、衡量選擇方案 110
七、化決策為行動 111
八、建立信息反饋制度 111
第三節 決策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11
一、做了不該做的決策 112
二、信息反饋糾偏混亂 112
三、不重視反面意見 112
第六章 績效管理 114
“管理者的‘終極使命’:績效 114
第一節 何謂“績效” 114
一、績效就是成果 114
二、績效就是行為 115
三、績效是員工的潛質 116
四、基于平衡理解的績效 116
第二節 企業績效的五大指標 117
一、市場地位 117
二、創新 120
三、生產效率 121
四、資金流動性和現金流 121
五、盈利能力 123
第三節 績效管理的誤區 124
一、德魯克的一次失誤 124
二、戴明對績效理論的批評 125
三、被績效主義毀掉的公司 126
第七章 人力資源管理 130
“讓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 130
第一節 人是資源而非成本 130
一、科學管理理論對人的漠視 130
二、人際關系理論對人的片面認識 131
三、將關心人與重視工作結合起來 132
四、“21世紀人才最貴” 132
第二節 讓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 133
一、全面地認識人 133
二、賽馬不相馬 136
三、用長容短 138
第三節 人力資源的管理設計 142
一、人與崗位的匹配機制 142
二、人才的培訓機制 144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 144
第四節 沙場點將的得與失 151
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154
二、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155
三、選人不疑,用人不憂 156
第八章 創新管理 159
“創新就是機遇”,“不創新就滅亡。” 159
“工商企業的兩項基本職能就是市場營銷和創新。” 159
“創新就是為改變資源給予消費者的價值和滿足的行為” 159
“我們法左右變革,我們只能走在變革的前面。” 159
第一節 創新的內涵 159
一、創新是有系統地拋棄昨天,有系統地尋找創新機會 159
二、創新是為改變資源給予消費者的價值和滿足的行為 164
三、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實踐 165
第二節 創新的七大來源 166
一、偶然性事件 166
二、不可協調的矛盾 167
三、克服流程中障礙 168
四、產業和市場的變遷 168
五、人口的變化 168
六、觀念的變化 170
七、新知識的應用 171
第三節 創新的五大原則 171
一、從分析機遇入手 172
二、多看多問多聽,發現新問題 173
三、針對市場需求,簡單而專一 175
四、從小處起步,從不起眼處開始 178
五、目標是領導地位 179
第五節 成為創新與變革的領導者 181
一、走在變革的前面 181
二、變革的原則與方法 185
三、從管理走向領導 186
四、組織變革中的領導力模型 187
“決不要忽視我們的戰略性遠景規劃”; 190
彼得?德魯克學術生平 191
德魯克著作年表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