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民經濟總體上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但地區經濟發展存在明顯且復雜的差異。由于經濟增長收斂性研究為政府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因此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近年來很多學者研究了中國區域經濟差距問題,其中也不乏從收斂角度的研究,但是鮮有涉及基于技術空間擴散視角的研究。本書基于這一角度,研究其與我國經濟增長收斂的關系,這對于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參考意義。
本書從技術擴散角度出發,在對中國省際及國際技術空間擴散效應進行測度的基礎上,試圖深入分析技術空間擴散對區域經濟增長收斂的影響關系,并利用中國省際面板數據對技術空間擴散效應與經濟增長收斂進行實證檢驗。具體地,本書首先梳理了經濟增長收斂和技術空間擴散的國內外相關文獻;其次,介紹了中國各省區技術發展的測度與分布現狀,分析了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演變的特征;再次,選取空間鄰接矩陣、空間距離矩陣、經濟距離矩陣,檢驗中國各省區技術空間擴散效應;從次,從實證研究方面,分析了技術空間擴散與中國省際經濟增長的σ收斂、絕對 收斂、條件 收斂和俱樂部收斂; 很后,從地理距離、綜合吸收能力以及產業結構相似度三個角度進行技術空間擴散與經濟增長收斂的閾值分析。
程水紅,湖北省黃岡市人,閩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數量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調控與實踐。自2006年參加工作以來已在《經濟地理》、《福建論壇》、《經濟與管理》以及《工業技術經濟》等核心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1篇,其中CSSCI期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主持過7項課題,其中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福建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軟科學)1項,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福建省科協科技思想庫(決策咨詢類)研究項目1項,漳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重點決策咨詢和調查研究課題1項,漳州師范學院杰出青年科研項目1項。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1
第二節研究意義4
第三節研究思路、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5
第四節本書創新之處8
第二章文獻綜述10
第一節經濟增長收斂文獻綜述10
第二節技術空間擴散文獻綜述28
第三章中國各省區市技術發展與經濟增長演變特征分析43
第一節中國各省區市技術發展的測度與分布現狀43
第二節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演變的特征分析50
第三節本章結論55
第四章中國各省區市技術空間擴散效應檢驗57
第一節空間權重矩陣的選取58
第二節模型的設定、變量與描述性分析60
第三節計量分析結果66
第四節本章結論72
第五章技術空間擴散與中國省際經濟增長的收斂分析74
第一節中國省際區域經濟增長的σ收斂分析74
第二節基于空間效應的中國省區市經濟增長絕對β收斂分析83
第三節技術空間擴散與中國省區市經濟增長條件β收斂分析91
第四節技術空間擴散與中國省區市經濟增長俱樂部收斂分析101
第五節本章結論115
第六章技術空間擴散與經濟增長收斂的閾值分析118
第一節省際技術空間擴散與經濟增長收斂的地理距離門檻118
第二節FDI技術空間擴散與經濟增長收斂的技術吸收能力門檻121
第三節進口貿易技術空間擴散與經濟增長收斂的產業結構相似度門檻131
第四節本章結論135
第七章結論與政策建議137
第一節主要結論137
第二節政策建議140
第三節進一步研究的方向149
參考文獻151
附錄165
后記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