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機電工程類規劃教材: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共9章,第1章為概論,介紹塑料工業和塑料模具的重要性以及塑料成型模具的發展趨勢;第2章為塑料成型技術基礎,介紹塑料的性能、分類與應用;第3章為塑料制件設計,介紹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塑件形狀和結構設計;第4章為注射成型模具,是《普通高等院校機電工程類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的主要內容,介紹注射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第5章為注塑成型新工藝與新技術,介紹注射成型的新工藝、新結構和新技術;第6章為塑料擠出成型模具設計,介紹擠出成型的原理、工藝和成型機頭設計;第7章為壓縮成型模具和發泡成型模具,介紹壓縮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以及發泡成型工藝和模具設計;第8章為中空吹塑和熱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第9章為壓注成型模具設計。第2~9章均寫有該章的重難點及知識擴展、思考與練習。
《普通高等院校機電工程類規劃教材: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強調實用性和可讀性,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和材料成型專業的教學用書,尤其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相關專業,也可以作為獨立學院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或者供近機類專業的學生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普通高等院校機電工程類規劃教材: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在介紹塑料成型技術的基礎上,較詳細地分析了塑料成型工藝、塑料成型模具的結構及零部件設計,并介紹注塑模新技術,包括無流道注射模、氣體輔助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成型、雙色注射以及計算機技術在注塑模中的應用,分析了塑料、塑料制品設計、模塑工藝、塑料模具、塑料成型設備之間的關系。本書內容翔實豐富,力求適應應用型本科教學的要求。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是應用型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和機電類相關專業的規劃教材之一。本教材是為了滿足我國高校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重大轉移階段中,社會對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為面向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課程的需要而編寫的。
本教材在介紹塑料成型技術的基礎上,較詳細地分析了塑料成型工藝、塑料成型模具的結構及零部件設計,并介紹注塑模新技術,包括無流道注射模、氣體輔助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成型、雙色注射以及計算機技術在注塑模中的應用,分析了塑料、塑料制品設計、模塑工藝、塑料模具、塑料成型設備之間的關系。本書內容翔實豐富,力求適應應用型本科教學的要求。
本教材的總體特色有:
(1) 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在編寫內容、結構以及思考題和習題的選擇等方面體現應用型教育的特點,內容清晰、結構緊湊、實用性強;
(2) 反映近年來科技發展的新內容、新技術,注重系統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3) 開發了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和全書的模具圖動畫。
本書由福建工程學院俞芙芳教授主編,江蘇大學王雷剛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康紅梅副教授任副主編,參編的老師有: 曹延欣副教授(長春工程學院),鄒光明副教授(武漢科技大學),吳夢陵講師(南京工程學院),畢鳳陽講師(黑龍江工程學院),全書由福州大學戴品強教授審閱。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使用本書的教師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5月
第1章 概論
1.1 塑料成型在塑料工業中的重要性及發展
1.2 塑料成型工藝
1.3 課程的任務與要求
第2章 塑料成型技術基礎
2.1 塑料的組成和特性
2.1.1 塑料的組成
2.1.2 塑料的特性
2.2 塑料的分類與應用
2.2.1 塑料的分類
2.2.2 常用塑料及其主要應用
2.3 塑料的工藝性能
2.3.1 聚合物的熱力學性能與加工工藝
2.3.2 塑料的工藝性能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塑料制件設計
3.1 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
3.1.1 塑件的尺寸精度
3.1.2 表面粗糙度
3.2 塑件形狀和結構設計
3.2.1 形狀
3.2.2 脫模斜度
3.2.3 壁厚
3.2.4 加強肋與其他防止變形的結構
3.2.5 支承面和固定凸臺
3.2.6 圓角
3.2.7 孔
3.2.8 螺紋
3.2.9 嵌件
3.2.1 0 標記、符號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注射成型模具
4.1 注射成型工藝
4.1.1 注射成型工藝過程
4.1.2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
4.2 注射模設計概論
4.2.1 注射模的典型結構
4.2.2 注射模的分類
4.2.3 注射模標準件
4.3 模具與注射機的關系
4.3.1 注射機的基本結構與技術參數
4.3.2 注射機有關工藝參數的校核
4.4 普通澆注系統設計
4.4.1 澆注系統的組成及設計要求
4.4.2 主流道設計
4.4.3 冷料穴和拉料桿的設計
4.4.4 分流道設計
4.4.5 澆口設計
4.4.6 澆口位置的選擇
4.5 成型零部件設計
4.5.1 型腔數目的確定
4.5.2 分型面的選擇原則
4.5.3 排氣系統的設計
4.5.4 成型零部件結構設計
4.5.5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4.5.6 成型零部件的剛度與強度計算
4.6 基本結構零部件設計
4.6.1 支承零部件設計
4.6.2 導柱導向機構設計
4.6.3 錐面定位機構
4.7 脫模機構設計
4.7.1 脫模機構的設計原則
4.7.2 脫模力的計算
4.7.3 簡單脫模機構
4.7.4 二次脫模機構
4.7.5 雙脫模機構
4.7.6 順序脫模機構
4.7.7 帶螺紋塑件的脫模機構
4.8 側向分型抽芯機構設計
4.8.1 側向分型抽芯機構的類型
4.8.2 抽芯力與抽芯距的計算
4.8.3 機動側向抽芯機構
4.9 模具溫度調節系統
4.9.1 模具溫度調節系統的重要性
4.9.2 模具冷卻系統的設計
4.9.3 模具加熱系統的設計
4.1 0 注射模設計步驟及實例
4.1 0.1 注射模設計的一般步驟
4.1 0.2 注射模具設計實例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注射成型新工藝與新技術
5.1 無流道注射成型
5.1.1 概述
5.1.2 絕熱流道模具
5.1.3 熱流道模具
5.2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
5.2.1 概述
5.2.2 氣輔成型工藝
5.2.3 氣輔成型塑件和模具設計
5.3 共注射成型
5.3.1 共注射原理及類型
5.3.2 雙色注塑制品的結構設計及材料選擇
5.3.3 雙色模具的設計特點及設計原則
5.3.4 雙色成型技術的進展
5.4 精密注射成型與模具設計
5.5 注塑模CAD/CAE/CAM技術
5.5.1 注塑模CAD/CAE/CAM系統的工作流程
5.5.2 注塑模CAD/CAE/CAM系統的工作內容
5.5.3 注塑模CAE技術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塑料擠出成型模具設計
6.1 概述
6.2 管材擠出成型機頭設計
6.2.1 管材擠出成型機頭的典型結構形式
6.2.2 管材擠出成型機頭的設計
6.2.3 管材的定徑與冷卻
6.3 其他擠出成型機頭
6.3.1 棒材擠出成型機頭
6.3.2 吹塑薄膜擠出成型機頭
6.3.3 板材、片材擠出成型機頭
6.3.4 電線電纜包覆擠出成型機頭
6.3.5 異型材擠出成型機頭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壓縮成型模具和發泡成型模具
7.1 概述
7.1.1 壓縮成型的原理及其特點
7.1.2 典型壓縮模具結構
7.1.3 壓縮成型工藝過程
7.1.4 壓縮模具的典型分類
7.1.5 壓縮模與壓力機技術參數
7.2 壓縮模具成型零部件設計
7.2.1 塑件加壓方向的選擇
7.2.2 壓縮模型腔配合形式
7.2.3 壓縮模凸、凹模組成及其作用
7.2.4 加料室的設計與計算
7.3 導向機構與脫模機構設計
7.3.1 壓縮模導向機構
7.3.2 壓縮模脫模機構設計
7.4 側向抽芯機構設計
7.5 加熱系統設計
7.6 發泡成型工藝
7.6.1 泡沫塑料的成型原理
7.6.2 可發性聚苯乙烯的制備
7.6.3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成型工藝
7.6.4 發泡成型模具設計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中空吹塑和熱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8.1 中空吹塑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8.1.1 中空吹塑成型的原理與工藝
8.1.2 中空吹塑制品的成型結構工藝性
8.1.3 中空吹塑成型模具設計
8.2 熱成型工藝及制品結構工藝性
8.2.1 熱成型工藝及其特點與應用
8.2.2 熱成型制品的結構工藝性
8.2.3 熱成型模具設計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壓注成型模具設計
9.1 壓注成型及壓注模概述
9.2 壓注模的分類及其結構組成
9.2.1 壓注模的分類
9.2.2 壓注模的結構組成
9.3 壓注模零部件設計
9.3.1 加料室設計
9.3.2 壓柱結構設計
9.3.3 澆注系統的設計
9.3.4 排氣槽設計
本章重難點及知識擴展
思考與練習
附表
表A.1 常用熱塑性塑料使用性能及用途
表A.2 常用熱固性塑料使用性能及用途
表A.3 常用熱塑性塑料成型特性
表A.4 常用熱固性塑料加工性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