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精神生活的燈塔”,大大地促進了印度近代文學的發展。所以,印度人民十分尊敬地稱他為“詩圣”。與此同時,他和甘地共同孕育了印度的獨立與解放的一代人,所以,印度總理尼赫魯將他稱為“祖師”。
這本書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傾情之作。最初,泰戈爾是用孟加拉文來寫詩的。他的詩受到了人民的普遍喜愛,以至于凡是說孟加拉文的地方,沒有人不在背誦他的詩。后來,他和朋友將自己的許多作品翻譯成英文,這才有了這本足以光照歷史的傳世之作。
《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杰出的詩集之一,清麗的無標題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同時還包括了感情,親情、友情,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無一不展示他對生活的熱愛。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什么是詩?詩,是一種
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十分
形象地表達作者的情感,
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
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
體裁。在這個世界上,人
類與動物的**區別在于
人類有感情,不但有物質
需求,更有精神需求。而
且,這種精神需求對于每
個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
樂,都需要用某種方式來
表達思想感情。而詩正符
合了人們的這一心理需求
,所以它便趁勢急匆匆地
登上了文學的舞臺。
泰戈爾是一位光照歷史
的偉大詩人,他喜歡并善
于運用詩歌來表達自己內
心的真實情感。他于1861
年5月7日出生于印度加爾
各答市一個富有的貴族之
家。祖父和父親都是當時
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們
深受孟加拉啟蒙運動的影
響,大力支持社會改革。
由于他是家里最小的兒子
,因此受到所有家庭成員
的特別喜愛。后來,他先
后進入東方學院、師范學
院和孟加拉學院。但是,
他是一個生性喜愛自由的
孩子,對于刻板的學校生
活是極其厭惡的。他從小
就對詩歌非常感興趣,后
來干脆自己寫起詩來。在
他15歲的時候發表了第一
首長詩《野花》,就這樣
他開始走上了詩歌創作的
道路。1905年以后,他參
加了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
運動,寫出了大量的愛國
主義詩篇。1924年時,他
訪問了中國,表達了對中
國人民的同情之心。
起初,他是用孟加拉文
來寫作的。他的詩寫出了
大眾的普遍心聲,所以一
問世就贏得了廣大人民的
歡迎。對此,有人是這么
形容的:凡是說孟加拉文
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傳
誦他的詩歌。后來,他和
朋友將自己的許多作品譯
成了英文。
這本書共收錄了泰戈爾
的五部詩集,包括《飛鳥
集》《園丁集》《新月集
》《采果集》《游思集》
。
泰戈爾的詩大都大膽創
新、別具一格,這主要表
現在詩歌的體裁、語言風
格及表現方法上。從體裁
上來看,泰戈爾將現實題
材與冥想因素結合起來,
創造出了“故事詩”和政治抒
情詩、自由體詩的形式。
從語言風格來看,泰戈爾
善于運用人民群眾的口頭
語言,使整個詩歌給人以
清新活潑之感。從表現方
法上來看,泰戈爾將現實
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
合起來,只是在敘事性作
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濃,
而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
分則比較明顯。
泰戈爾曾這樣認為:“愛
創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質
就是愛。”所以,他在自己
的詩歌里表達出了這一想
法。他以帶情之筆描繪了
母子之間的愛,孩子對母
親的愛就像清澈的泉水那
樣晶瑩、自然,而母親對
孩子的愛就像春天里那束
最溫暖的陽光一般。在母
親的心目中,孩子就是自
己生命的一部分,就是自
己內心最柔軟的一抹光亮
。泰戈爾的很多詩都在贊
美這種難能可貴的親情之
愛。
泰戈爾絕對不是一個頑
固不化的人,而是一個非
常多情的人。所以,在他
的詩里永遠都充滿了濃濃
的情感色彩。很多時候,
他都在表達對純潔美好愛
情的渴望之情。他欣賞無
比真誠的愛,并給了“愛”以
**的榮譽;他鄙視世俗
門第的婚戀,強烈要求沖
破這種束縛;他熱情地呼
吁為愛做一個英明的抉擇
,一個聽從自己內心的勇
敢決定:他以動情的嘴,
向詩中的戀人表白深藏于
心的秘密:他以大篇幅的
文字,講述一個個動人的
愛情故事……隨著時光的流
逝,歲月己老,美人己不
在,卻有永恒的盛名留下
,那盛名不是權勢,亦不
是財富,而是忠貞不渝的
愛。
泰戈爾是一個經歷頗多
的人,所以他對人生有著
比較深邃的認識。在詩中
,他常常從容地提到死亡
。對于死亡,他是這么說
的:“堅強的生命永遠不會
將死亡看得過于沉重,在
死亡面前它歡笑、舞蹈和
游戲,它建設、貯藏并相
愛。”“但事實是,死亡并不
是最終的真實,它看起來
是黑暗的,有如天空看上
去是藍色的,但是死亡并
不是變黑了的實體,正像
天空并不在鳥的翅膀上留
下它的顏色一樣。”由此可
見,他是以一顆平常心來
對待人人都害怕的死亡之
神的。其實,這一態度是
值得我們贊賞與學習的。
英國政治家吉爾伯特·默
里教授認為,“泰戈爾是個
真正的詩人,而且是個新
型的詩人,他能使東方和
西方的想象互相理解”。中
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
這樣稱贊:“泰戈爾不僅是
對世界文學作出了卓越貢
獻的天才詩人,還是憎恨
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
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國
著名作家茅盾也說,“泰戈
爾是一個人格潔白的詩人”“
一個鼓勵愛國精神,激起
印度青年反抗英國帝國主
義的詩人”“一個憐憫弱者,
同情于被壓迫人們的詩人”
。
早在“五四”之前,泰戈
爾的許多詩就陸續被譯成
中文。最初是陳獨秀,之
后是劉半農。在泰戈爾訪
問中國后,各種翻譯、介
紹和評述他的作品不斷涌
現出來。自從《飛鳥集》
出版以來,中國的詩壇就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它深深地影響了一大批中
國作家。冰心就是受《飛
鳥集》的影響,寫出了深
受少年兒童喜歡的《繁星·
春水》。
當然,《飛鳥集》不僅
大大地影響了中國文壇,
也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強烈
的反響。首先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他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91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作含有深刻的宗教思想和哲學見解,在印度享有史詩般的地位,代表作有《飛鳥集》《新月集》《園丁集》《吉檀迦利》等。這些詩歌語言清麗、意韻雋永,將抒情和哲思巧妙結合,給人以無盡的美感和啟迪。
飛鳥集
園丁集
新月集
采果集
游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