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大學生選擇了去山區支教,興高采烈地坐上開往山區的大巴車。下車以后,他們才明白這不是出門旅游。住進屋頂漏雨的宿舍,下班還要自己燒柴做飯,杜麗麗走不慣山路,一腳踩空滑下了溝,臉上留下長長的一道疤;莊勇想組織一次別開生面的體育課,導致一個孩子摔斷了腿……
服從命運還是更正選擇?剎那的花火在無垠的荒野瞬間熄滅,唯有月亮緩緩挪動,照著棲息的我們。
山道前方有條河
親愛的讀者:
您好!
當您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一次心靈的交流。
書里寫的是一群普通大學生支教的故事,他們悄無聲息地走進大山深處,就像月光一樣在靜悄悄的夜晚來到我們身邊。他們走過山道,就像飛過天空的白鴿一路唱著自己的歌謠;他們蹚過小河,就像山坳里的野花兒,盡管沒有人注意到它,但卻依然散發著芳香。與他們為伍,您或許看到了春日里小河奔騰的浪花,或許嗅到了夏日里野荷的清香,就算你只看到了秋日里飄落的黃葉和冬日里飛揚的雪花,也能從中捕捉到心靈的寧靜與生活的美好。
故事仿佛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沿著曲折的山道和歡騰的小河,回望這些普通故事的足跡。
許松、莊勇、韓娜娜、杜麗麗、匡亞非和杜小峰這六個剛從省師范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帶著初出大學的美好理想告別了繁華的省城來到了全省最偏僻的西平縣方山鄉,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支教生涯。但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殘酷的現實把他們帶入了一個個條件艱苦的學校。教學理念的沖突、村主任的漠不關心,再加上生活條件的艱苦,讓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他們茫然地望著大山,眼前一片灰暗,覺得生活沒有方向……
面對鄉村教育的現狀,大家表現出來的態度各異:匡亞非和杜小峰首先產生了動搖,決定離開這里,他倆分別通過研究生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走出了大山;韓娜娜在愛情的滋潤下去了省歌舞團;杜麗麗在經歷了生死的考驗之后,毅然選擇到最艱苦的小學支教;許松雖然也收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但卻在最后時刻選擇留下來繼續支教;只有莊勇在這個青春的集體中從來沒有動搖過……
大學生們的到來,給大山深處的學校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讓奮戰在山里多年的鄉村教師高滿堂、牛彩霞、崔明浩和董月莉熱淚盈眶,他們和鄉教育辦公室主任楊本昌一起似乎看到了教育的希望。楊本昌用生命和熱情捍衛著鄉村教育的尊嚴,他每天拖著一條假肢堅守在鄉村課堂。牛彩霞和楊本昌在共同的奮斗中,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他們把淳樸的友情化作了奮進的動力,一路攙扶著追逐教育的夢想。
青春的贊歌里始終都不缺少朝氣和活力。牛彩霞的女兒小玲把青春的渴望書寫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小玲當年考西平縣一中失敗,使她第一次感受到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帶來的失落和痛苦。無奈之下,小玲最終去了西平縣二中讀高中,通過三年的努力后,她最終考入了清華大學。當面對家鄉落后的教育和年少時由于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而造成的心理傷害,她決心在畢業后修一條通往山外的大路,讓寂寞的大山不再寂寞;楊本昌的兒子楊晨,在爸爸和牛彩霞的影響下,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高考結束后,他毅然選擇了北京師范大學,他將來想回到大山做一名教師,沿著爸爸和牛彩霞的腳印繼續前行。
冬去春來,留下來的許松、杜麗麗、莊勇和這些淳樸的教師正走向未來,貧瘠的大山深處又吹過了陣陣溫暖的春風。
故事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但在平凡的日子里,它就像小說里的柳葉河
那樣,無論春夏秋冬,總是一如既往地唱著歡快的歌奔向遠方……
我之所以選用“山道前方有條河”作為序的標題,是因為小說里無數次寫到山道,山道是通往山外的紐帶,正是由于山道的存在,我們才看到了通往山外的希望。我們總是感嘆大山的雄偉,當你走進大山、踏上山道的時候,才真正融入大山的懷抱。
有山的地方如果有了河的陪伴,大山才會煥發生機,就像小說里的柳葉河一樣給大山深處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河真的成了精神的象征。當我們沿著山道擁抱大山的時候,也要駐足聽一聽山腳下小河的歌唱。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曾經或即將離開故鄉,愿這本書的呢喃訴說是您紛繁生活里的一張清涼藥方。
感謝生活的饋贈!感謝我的大學和我的故鄉!
李煥道
2020年2月10日于大同